---
“烬火”风波的平息,如同给“心火号”进行了一次深层的清创,虽然疼痛,却让文明的肌体得以更加健康地运转。雷恩及其核心成员在经过心理评估和思想疏导后,被安排到非关键岗位进行观察和再教育,他们的技术和热情将被引导至正确的方向。内部弥漫的紧张气氛明显缓和,凝聚力在共同应对外部威胁和成功化解内部危机后,反而得到了增强。
然而,宇宙的黑暗从未给予文明片刻喘息。那份来自遥远星域、断断续续的紧急通讯,如同一根冰冷的探针,刺破了刚刚回升的士气。
通讯来自代号“远眺者-IV”的特遣侦察队,他们负责探索“彼岸”协议星图边缘一片从未被详细测绘的异常引力区。信号经过多次中继,依旧模糊不清,夹杂着强烈的空间干扰噪音。
“……重复……发现巨型非舰船构造体……规模远超‘寂灭之环’……形态……不规则……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观测到其正在向周边星域……释放大量……小型单位……类似……‘种子’……”
“……这些‘种子’……接触星云物质或小行星后……迅速展开……形成……初步的……能量收集和结构建造单元……推测为……某种……超大规模……前哨站或……‘净化’基地的……建设行为……”
“……构造体本身……散发出的能量签名……与‘系统’同源……但……更加……集中……更具……‘目的性’……我们将其暂命名为……‘播种者’……”
“……警告……其建设速度……极快……且扩张方向……指向……多个存在原始生命或低等文明的星域……”
“……我们试图靠近观察……遭到……未知型号高速拦截单位攻击……损失……‘锐视’号侦察舰……请求……指示……”
通讯到此戛然而止,信号彻底被干扰淹没。
指挥中心内,刚刚因内部稳定而稍缓的气氛瞬间再次冻结。
“播种者……”诺娃重复着这个充满不祥意味的名字,快速检索着星尘共同体的数据库,“没有直接记录……但符合对‘系统’进行大规模、长周期‘净化’行动的某些理论描述特征。它不像‘收割者’那样直接毁灭,也不像‘熵寂过滤器’那样静默抹除,而是……系统性改造环境,为后续的‘归档’或‘净化’主力打造前沿阵地和资源支点!这是一种更具战略眼光的扩张模式!”
秦雪立刻将“播种者”的预估坐标和活动模式标注在星图上,脸色凝重:“它的位置极其偏远,但扩张方向……如果其建设完成,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包围网,切断‘彼岸’协议核心区域与外部星域的联系,并将至少十几个拥有潜力的年轻文明或资源富集区囊括其中!这是战略级的包围与蚕食!”
“我们必须阻止它!”一位军事参谋急切地说道,“在其基地网络成型之前,摧毁这个‘播种者’!”
“谈何容易?”李静雅指着侦察队传回的、极其模糊的构造体轮廓及能量读数,“其规模远超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敌人,而且处于高度活跃的建造期,防御力量必然不弱。以我们目前主力舰队需要拱卫‘伤痕’的情况,长途奔袭一个未知的强大目标,风险极高。”
璃·辉光冷静地分析着数据:“根据能量签名和建设模式推算,该‘播种者’的科技层级至少与‘深渊镰刀’同级,甚至可能更高。正面冲突胜算未知。建议优先采取侦查与骚扰策略,获取更多情报,并尝试延缓其建设进度,为盟友预警和我们的准备争取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林洛。一边是关乎长远战略格局、迫在眉睫的新威胁,一边是刚刚稳定、不容有失的“伤痕”守望职责。兵力有限,如何抉择?
林洛凝视着星图上那个代表着“播种者”的、不断向外扩散红色虚线的光点,他能感觉到体内“心光之种”传来的、一种微弱的、针对那种高度集中且充满“目的性”的“系统”能量的排斥感。
“我们不能坐视这个包围网形成。”林洛沉声道,声音中带着决断,“但也不能盲目投入主力。”
他迅速做出部署:
“秦雪,从‘利爪舰队’和已完成休整的快速反应部队中,抽调一支由高速、高隐匿性舰船组成的精锐侦察打击编队,代号‘逐影’。任务不是正面强攻,是持续监视‘播种者’动态,伺机骚扰其建设单元,收集详细情报,并尽可能向可能受威胁的星域发出预警。”
“同时,通过‘彼岸’网络,将‘播种者’的存在、特征及潜在威胁,最高优先级共享给所有协议成员,尤其是可能位于其扩张路径上的文明。督促他们加强戒备,并呼吁有能力者提供情报支援或协同行动。”
“李静雅,艾莉西亚,加快大型‘共鸣信标’的建设进度,并研究能否利用信标网络,增强我们对遥远星域的感知或通讯能力。我们需要更早、更清晰地了解敌人的动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