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匹快马撕破磁州城外的晨雾,蹄铁在官道上砸出连串火星。包拯紫袍翻卷,铁面迎着凛冽的晨风,目光如炬,直刺西北方那片笼罩在灰黄尘埃下的巨大轮廓——永兴窑场后场。公孙策紧随其后,青衫猎猎,右腕的绷带下,昨夜温养凝聚的内息隐隐流转,驱散着残余的隐痛,更添一份沉静的锐利。展昭控缰如钉,巨阙剑横放鞍前,乌沉沉的剑鞘吸尽了晨光。汪玉与雨墨压阵,身后是数十骑精锐府兵,马蹄声汇聚成沉闷的雷音,踏碎了旷野的死寂。
冲入窑场后场废墟,一股混合着焦糊、硫磺与浓重血腥的恶臭扑面而来,令人作呕。遍地狼藉,破碎的陶片、扭曲的铁器、深褐近黑的污渍,无声诉说着昨夜的惨烈。唐仲明所指的洞口,如同巨兽受伤后咧开的幽深咽喉,森森寒气混杂着更刺鼻的硝石味,不断向外喷涌。
“下!”包拯勒马,声如断金。众人翻身下马,留下府兵扼守洞口。展昭巨阙出鞘,率先踏入黑暗。火把的光晕撕开浓稠的阴影,照亮一条倾斜向下的甬道。石壁潮湿冰冷,布满人工开凿的痕迹,却异常规整。越往下行,寒意越重,空气也越发粘滞,每一步都踏在沉积了不知多少年的阴冷尘土上,发出“沙沙”的轻响。石壁深处,隐约传来一种极其低微、如同无数细沙在铜管中滚动的“沙沙”声,连绵不绝,带着一种非人的规律感。
甬道尽头豁然开朗。
火把的光晕猛地扩散开去,却无法填满这巨大的空间。一座完全由半透明琉璃砖垒砌而成的奇诡高塔,赫然矗立在众人眼前!塔身并非浑圆,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八面棱柱,高逾三丈,通体流转着一种幽绿、暗紫、惨白交织的浑浊光芒。光芒并非恒定,而是如同活物般在琉璃砖内部缓缓脉动、扭曲,映照得整个地下空间光怪陆离。塔基深深嵌入黝黑的地岩,无数粗如儿臂、同样由琉璃烧制的管道,如同巨树的虬根,从塔基延伸出来,深深扎入四周的岩壁和脚下深不见底的黑暗之中。那些“沙沙”的细响,正是某种液体或气体在这些琉璃管道中高速流动发出的声音!
塔身正面,离地一人高处,镶嵌着一块三尺见方的墨色石板。石板上并非文字,而是由数百个极其微小、形态各异的凸起玉质符号组成的一个巨大、繁复、不断缓慢旋转挪移的立体图案!符号有的如星斗,有的似虫豸,有的像扭曲的符文,在塔身幽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诡异的微光。图案中心,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凹陷。
“琉璃塔…”雨墨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被塔身散发出的无形阴冷气息压得极低。
包拯目光扫过这非人所能造的诡谲奇观,铁面更沉:“盟约必在其内!公孙先生,此锁…”
公孙策已上前一步,玄铁扇收起,左手修长的手指悬停在冰冷的墨玉石板前寸许。他眼神专注如鹰,摒绝了塔身幽光带来的眩晕感,所有心神都投入那旋转挪移的符号迷阵之中。指尖未触石板,内力已如最精微的探针,感应着符号间细微的能量流转与磁极变化。
“大人,此乃‘璇玑星斗锁’,”公孙策的声音在幽闭的空间里异常清晰,带着一种洞穿虚妄的冷静,“以天星运转为序,地脉磁极为引。非蛮力可破,需寻其‘机枢之眼’。”
他左手尾指在袖中微不可察地一勾,一截特制的炭笔滑入指间。炭笔并非在石板上刻画,而是随着他目光的飞速游移,在虚空中勾勒出无形的轨迹,推演着符号挪移的规律。丹田气海处,昨夜温养凝聚的内息自发流转,如清泉涤荡灵台,让他心神前所未有的清明,纷繁复杂的符号挪移轨迹,在他眼中逐渐呈现出内在的脉络。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只有琉璃管道中那永恒的“沙沙”声,如同催命的更漏。展昭持剑警戒,巨阙剑锋遥指四周深沉的黑暗,火把的光晕在剑身上跳跃。包拯负手而立,目光如磐石,紧紧锁住公孙策的背影。汪玉手心全是汗,雨墨大气不敢出。
“乾位挪七,坤位移三…坎离互易…”公孙策口中低语着无人能懂的推演,虚空中无形的炭笔轨迹越来越快。突然,他眼中精光一闪!旋转的符号迷阵中,一个极其微小、形如扭曲北斗、色泽比其他符号黯淡三分的玉质符号,在某个瞬间,恰好流转至图案中心凹陷的正下方!
就是此刻!
公孙策左手食指快如闪电,灌注一缕精纯温和的内力,精准无比地按在那个黯淡的“北斗”符号之上!同时,右手拇指如拈花般,轻轻点向图案中心的凹陷!
“咔哒…咔哒咔哒…”
一阵清脆悦耳、如同玉磬相击的机括转动声从塔身内部传来!那繁复旋转的符号迷阵骤然停止!中心凹陷处,一块巴掌大小的琉璃砖无声滑开,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方孔!
成了!众人心头一松。
公孙策深吸一口气,探手入孔。指尖触到一个冰冷坚硬的金属物体。他缓缓将其抽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