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堡内部,因夜校而起的理念冲突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一股新的、更加具体且火药味十足的竞争,在凯勒的有意推动下,被摆上了台面。
这一次,他选择了他自认为最具优势的领域——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武器改良。
在一次由雷蒙德上校召集的、关于提升堡垒防御力量的专项会议上,凯勒再次发难。他没有直接攻击夜校,而是将矛头指向了“曙光”工坊的“非专业性”。
“……堡垒的制式步枪,是基于战前AR平台改良的‘扞卫者’系列,结构稳定,但威力与射程在面对某些皮糙肉厚的变异体时,已显不足。”凯勒侃侃而谈,展示着研究院武器部门精美的三维设计图,“我们研究院,基于对能量传导和材料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扞卫者-II型’改进方案。通过优化枪管膛线,更换更高效率的缓冲机构,并使用新型合金提升关键部件强度,预计能将有效射程提升百分之十五,单发杀伤力提升百分之十。”
他展示的数据和蓝图看起来很专业,也很诱人。雷蒙德上校和几位军事主管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这时,凯勒话锋一转,目光似有若无地瞟向列席的江辰:“我听说,‘曙光’工坊也在进行武器改良的尝试?不知江辰守护者,对此有何高见?毕竟,实战经验同样宝贵。或许,我们可以来一场友好的‘技术交流’,共同为提升堡垒武力贡献力量。”
他话说得漂亮,但意图很明显——要在江辰最受拥戴的武力领域,用研究院的“专业”和“底蕴”,公开击败他,打击他的威信!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江辰身上。
江辰面色平静,甚至没有去看凯勒展示的那些花哨图纸。他只是淡淡开口:“工坊确实有一些想法。既然博士有兴趣,那就比比看。”
他答应得如此干脆,反而让凯勒微微一愣,随即心中冷笑:果然是莽夫,不知技术研究的深浅!
雷蒙德上校见状,也觉得这是个促进内部技术竞争的好机会(他尚未完全意识到背后的权力博弈),便拍板定下:由研究院和“曙光”工坊各自在一个月内,拿出五十支改进后的步枪样品,进行综合测试,优胜方案将获得堡垒下一批武器升级的订单。
消息传出,希望堡再次哗然。
“研究院对‘曙光’工坊?这有可比性吗?”
“凯勒博士那边可是有完整的实验室和资料库!”
“江辰大人是很厉害,但武器改良是精细活,可不是光靠力气大就行的……”
绝大多数人,包括许多中立派,都不看好“曙光”工坊。毕竟,研究院数十年的积累,不是江辰这个崛起数月的势力能够比拟的。
凯勒信心满满,回到研究院就召集了武器部门的精英,投入大量资源,严格按照他的“扞卫者-II型”方案,开始紧锣密鼓地制作样品。他要打造出完美无瑕的、代表着研究院最高技术水准的作品。
而“曙光”工坊这边,气氛却截然不同。
江辰没有召集所有人开会,只是将工坊里几个在机械方面最有灵性的骨干(包括那个修复了发电机的老工匠和几个在夜校表现出色的年轻人)叫到了一起。他没有给出任何复杂的图纸,只是提出了几个简单到令人瞠目结舌的要求:
“第一,士兵在快速移动或紧张状态下,换弹匣容不容易卡住?想办法让它绝不会卡。”
“第二,枪械在沼泽、沙尘等恶劣环境下,故障率高不高?想办法让它更耐操。”
“第三,现在的枪,连续射击后枪管烫得握不住,能不能想办法让士兵能持续射击更久?”
“第四,成本。改进后的单支成本,不能超过原枪的一点五倍。”
这几个要求,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高大上的技术指标,却句句戳在了废土实战的痛点上!
老工匠和年轻人们眼睛亮了!他们没有去考虑什么高深的能量传导、新型合金,而是围绕着这几个最实际的问题,开始了头脑风暴。
他们利用工坊里能找到的一切材料:从报废车辆上拆下的优质弹簧,变异兽的筋腱鞣制而成的耐磨垫片,甚至借鉴了蝎王甲壳部分区域的隔热结构,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可拆卸的枪管散热套件……
没有精密的数控机床,他们就靠着手工打磨和简单的夹具;没有昂贵的实验材料,他们就反复测试各种废土常见材料的性能组合。
整个过程,充满了土法上马的粗糙感,但却洋溢着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和创造力。
一个月期限转瞬即逝。
测试场设在堡垒外围的专用靶场。雷蒙德上校亲自主持,凯勒带着他精心打造的五十支闪烁着金属冷光、做工精致的“扞卫者-II型”样品,自信满满地到场。江辰则只带着杰克和几名队员,扛着几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表面还有些手工打磨痕迹的木箱。
围观者众多,包括了许多军方人员、研究院成员,以及闻讯赶来的民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