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兵热潮如火如荼,士兵们体能战力的飙升肉眼可见,但江辰深知,这一切的基石,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军工小组那间神秘仓库所能提供的“力量”之上。震天雷的威力,是撕开蛮族军阵、以少胜多的关键。然而,随着协同战术的成熟和预想中更大规模战斗的到来,对火药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对其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的要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原有的小作坊式、近乎纯手工的制备方式,不仅产量有限,更存在巨大的质量波动和安全隐患。黑火药若想真正成为可靠的战争支柱,而非碰运气的“大炮仗”,就必须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核心中的核心,便是火药的精炼与颗粒化。
江辰再次将军工小组的核心成员召集起来,这一次,会议的地点不再是仓库,而是仓库旁新搭建的一处更为宽敞、但也更为隐蔽的简易工棚。这里将是未来火药生产的核心区域。
“诸位,以往我等制备火药,如同厨子炒菜,全凭手感。一次咸,一次淡,全看运气。”江辰开门见山,指着地上摊开的几份性能测试记录,“你们看,即便原料配比相同,不同批次的火药,燃烧速度、爆炸威力,仍有明显差异。此乃大忌!战场之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等需要的是每一次都一模一样、稳定可靠的雷霆之力!”
老秦头、钱耗子等人看着记录上起伏的数据,纷纷点头,他们早已深受其扰。
“故而,从今日起,火药制备,必须更进一步!”江辰语气斩钉截铁,“我们要做的,是三件事:原料精炼、颗粒化、全程标准化管控!”
他展开一张新的草图,上面画着更为复杂的装置和流程。
一、原料精炼:纯度即威力
“首先,是硝、磺、炭的纯度!”江辰重点指向钱耗子,“钱师傅,你负责的初炼环节至关重要。以往的水浸沉淀法还不够。” 他提出新的要求:
· 硝土提纯: 采用重结晶法。将粗硝溶解于沸水中,加入少量草木灰水(引入钾离子,提升纯度),趁热过滤除去泥沙杂质,然后冷却结晶,得到更纯净的硝石晶体。反复此过程,直至晶体洁白。
· 硫磺精炼: 搭建简易升华装置。将粗硫磺块置于陶罐中加热,硫磺升华后在上方冷却的瓦盆内壁凝结成黄色粉末,如此可去除大部分杂质。
· 木炭优选与研磨: 指定必须采用柳木炭或椴木炭(因其结构疏松,易燃烧),并严格控制炭化温度和时间。研磨必须达到“入手细腻无颗粒感”的标准。
钱耗子听得头皮发麻,只觉得工序繁琐了数倍,但看着江辰不容置疑的眼神,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二、颗粒化:稳定与效能的飞跃
“其次,是形态!”江辰拿起一小撮现有的粉末火药,“此等粉末,易于受潮结块,运输中易分层导致成分不均,燃烧速度也难以控制。我等需将其颗粒化!” 他展示了草图上的一套简易工具:
· 混合与压实: 将精炼后的硝、磺、炭粉末按最佳比例(此比例仅江辰与老秦头掌握)放入一大型木盘中,加入少量清水或米汤(作为粘合剂),用木铲反复、均匀搅拌成潮湿的火药泥。然后将其填入带凹槽的木制模具中,用重物加压,制成坚硬密实的火药饼。
· 造粒与筛选: 将干燥后的火药饼破碎,倒入一套不同孔径的竹筛中。人工摇晃筛选,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火药。过大或过细的颗粒返回重新处理。
“颗粒火药,”江辰解释道,“不易受潮,成分稳定,燃烧更充分,且因为颗粒间有空隙,燃速更快,威力更大!”
这番原理让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但“威力更大”四个字,足以让他们提起精神。
三、简易作坊与标准化管控
“最后,是地方和规矩!”江辰指着工棚,“此处,便是今后专司火药生产之地。规矩再严三分!”
· 分区作业: 工棚内划分出原料预处理区(钱耗子)、精炼区(单独隔开)、混合压实区(孙木头、赵二狗)、造粒筛选区(专人负责)、成品储存区(双锁,江辰与老秦头各持一钥)。
· 工具专用: 所有接触火药的工具,皆为木制或铜制,严禁铁器,以防碰撞火花。
· 定量标准: 每一环节都必须使用标准量具,并记录在案:原料投入量、用水量、加压时间、颗粒筛出率等。
· 环境严控: 工棚内严禁任何明火,人员进入需更换麻鞋,防止静电。通风必须良好。
· 废料处理: 产生的废液、废渣必须深埋处理,绝不遗留。
一套流程下来,极其繁琐苛刻,远超以往。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事关生死,无人敢大意。
说干就干。在江辰的亲自监督下,简易作坊迅速按照要求搭建改造完毕。新的工具、模具、筛网被制作出来。
最初的生产尝试,依然充满了挫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