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御苑追赠书,拳拳少年心
御书房的门刚合上,柴宗训转身回到书桌前,指尖刚触到奏折,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猛地拍了下额头。他快步走到书架旁,踮起脚尖从最底层的暗格里抽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封折叠整齐的信笺,边角被摩挲得有些发毛。
“坏了,差点忘了这件事!”柴宗训攥着信笺,眉头紧锁,脚步不停在书房里踱来踱去。刚才在御书房与林阿夏谈话时,满心都是册封的事和伤亡将士的愧疚,竟把这封早就写好的信忘得一干二净。
他抬头看了眼窗外,估摸着林阿夏刚离开没多久,应该还没走出宫城。心中一急,便抓着信笺往外跑,连常服的衣襟被风吹起都顾不上整理。
“陛下,您要去哪?”守在门口的内侍见他行色匆匆,连忙上前询问。
“别跟着!”柴宗训头也不回地摆手,稚嫩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宫殿的回廊尽头。
此时,符太后正带着宫女在御花园的牡丹丛旁散步,春日的阳光洒在她的凤袍上,勾勒出雍容的轮廓。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她转头望去,恰好看到柴宗训提着衣摆快步跑来,脸上满是焦急。
“你去那儿,儿子?”符太后停下脚步,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柴宗训跑到她面前,气息微喘,手里紧紧攥着那封书信,脸颊因急促的奔跑而泛红:“娘,朕有东西要给林将军,刚才在御书房忘了,得赶紧追上她!”
符太后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信笺上,眼神微微一动,随即轻声道:“不过是一封信,差内侍送去便是,何必你亲自跑一趟?你是帝王,这般冒失,若是被百官看到,成何体统?”
“不行!”柴宗训立刻摇头,语气坚定,“这封信必须朕亲自交给她,不能让别人代转。”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羞涩,声音放低了些,“里面写的都是朕想对她说的心里话,让旁人看见,总归是不好的。”
符太后看着儿子眼中的执拗,心中轻轻一叹。她自然知道,这封信里藏着的,是儿子对林阿夏那份超越君臣的牵挂。身为母亲,她既心疼儿子的纯粹,又担忧这份情愫会在乱世中带来变数。
“罢了,”符太后终究是心软了,叮嘱道,“那你快去快回,注意隐蔽些,莫要被人瞧见。还有,说话做事要有帝王的分寸,不可再像朝堂上那样失言了。”
“知道了,谢谢娘!”柴宗训脸上立刻露出笑容,连忙躬身行礼,转身又快步朝宫门方向跑去。
符太后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身旁的宫女低声道:“太后,陛下对林将军,倒是格外看重。”
“林将军是国之栋梁,看重是应当的。”符太后语气平淡,眼神却渐渐深邃,“只是这君臣之别,终究是不能逾越的。但愿皇儿能早日明白,身为帝王,肩上的责任远比个人情愫更重。”
此时的林阿夏正沿着宫道缓缓前行,脑海中还回荡着柴宗训在御书房里说的那些话。那位年仅九岁的帝王,虽年幼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担当与远见,那份对将士的体恤、对天下的期许,让她心中满是敬佩。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柴宗训在巩县驿站赠予她的,温润的触感仿佛还带着少年帝王的温度。想起朝堂上那句脱口而出的“林姐姐”,她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心中泛起一丝久违的暖意。
“林将军,请留步!”
身后传来熟悉的呼喊声,林阿夏转过身,只见柴宗训正快步朝她跑来,小小的身影在宫道上显得格外急切。
“陛下?”林阿夏有些惊讶,连忙停下脚步躬身行礼,“您怎么会追来?可是还有什么要事吩咐?”
柴宗训跑到她面前,扶着膝盖喘了几口粗气,抬头时,脸颊依旧带着红晕。他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旁人,才从怀中取出那封书信,小心翼翼地递到她面前:“林将军,这个……给你。”
林阿夏疑惑地接过信笺,只见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在封口处盖着一个小小的“训”字印章,显然是柴宗训的亲笔印记。
“这是……”
“是朕早就写好的信,”柴宗训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眼神中带着几分忐忑,“之前在御书房谈话,一时匆忙忘了给你。这封信里,写了朕想对你说的话,你回去后再看吧。”
林阿夏心中一动,握紧了手中的信笺,能清晰地感受到里面纸张的厚度。她能想象到,这位年幼的帝王,是在多少个深夜,一笔一划地写下这些文字。
“臣多谢陛下厚爱,定当妥善保管,仔细研读。”林阿夏郑重躬身道。
“不用这么严肃的。”柴宗训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少年人的羞涩,“就是……就是一些心里话,你看看就好。”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阿夏肩上的旧伤处,又忍不住叮嘱道:“回到营中,一定要好好休息,你的伤还没完全痊愈,千万不要太过劳累。太医院的药,朕已经让人送去了,你记得按时服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