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武则天带来的震撼余波未平,时味居后院却已恢复了往日的…呃,某种意义上的“日常”。
李白和苏东坡对这位传奇女帝的突然造访津津乐道,讨论了好几天。李白甚至诗兴大发,写了一首《仙遇则天皇帝于奇店歌》,虽然因为涉及敏感人物和历史,被姜小勺苦苦哀求着没有公开发表(主要是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也足以让诗仙得意许久。
而武则天留下的那个锦囊香囊,则成了姜小勺的新宝贝。
这香囊不过婴儿拳头大小,用极其精美的暗纹锦缎制成,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持久而高雅的馥郁香气。姜小勺将其挂在后厨通风处,按照脑海中的提示信息,这玩意儿能微弱提升他对香料的感知和食材保鲜度。
起初他并没太在意,只觉得挺好闻。但很快,他就发现了这香囊的妙用。
首先是他对气味的敏感度似乎真的提升了。以前需要凑很近才能分辨的细微香料差异,现在隔着一段距离就能隐约捕捉到。这使得他在调配“魂辣酱”和研发新菜时,对香料比例的把握更加精准和富有创意。
其次是食材保鲜。虽然效果微弱,但姜小勺确实发现,放在香囊附近区域的蔬菜水果,萎蔫的速度明显变慢了,甚至看起来更加水灵。这大大减少了食材损耗,尤其是在夏天。
最神奇的是,那三个菌泥残片,似乎也对这香囊的气息格外“喜欢”。
【后勤·改】的菌丝时常会朝着香囊方向微微摇曳,仿佛在享受香氛,其清洁和“蕴养”的效率似乎都有微弱的提升,而且更加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辣味上头”或突然亢奋。 【研磨·改】在研磨香料时,散发出的粉尘似乎更容易被香囊的气息吸附和中和,后厨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熔炼·改】的火苗也变得更加温顺柔和,少了些躁动。
仿佛这蕴含着一丝“龙气”的香囊,有着安抚和增益这些特殊“厨具”的效果。
“真是个好宝贝啊!”姜小勺忍不住感叹,对那位女帝的慷慨感激不尽。这香囊简直就是为他的时味居量身定做的!
有了香囊的辅助和菌泥的稳定发挥,时味居的菜品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口碑持续发酵,生意越发红火。虽然租金压力依然存在,但至少看到了稳步解决的希望。
然而,树大招风。时味居的再次崛起,尤其是那几道限量“烈焰系列”菜品和越发神奇的“魂辣酱”,不仅吸引了食客,也再次引来了那位锲而不舍的女记者——林薇。
这次,林薇没有直接上门,而是玩起了“暗访”。她换了便装,戴着鸭舌帽,混在普通顾客中,点了“烈焰酒香鸡”和“魂辣拌面”,仔细品尝,暗中观察。
那独特而浓郁的复合酒香和极致的美味,让她再次感到震惊。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小厨子能轻易做出来的味道!还有那拌面用的辣酱,口感层次之丰富,远超市面上的同类产品。
她更加确信,这家店藏着秘密。尤其是那个后院,以及那位气质非凡的“苏先生”和偶尔惊鸿一瞥、看起来同样不简单的“李客人”。
她决定改变策略,进行长期观察和蹲守,不信抓不到实质性的证据。
而就在林薇暗中盯梢的时候,时味居内部,却发生了一件让姜小勺哭笑不得的“新时代”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苏东坡。这位大宋文豪,在适应了现代生活后,对智能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里面的拍照、录像和直播功能,让他觉得无比新奇。
他经常拿着姜小勺的旧手机(姜小勺给他申请了副卡,教了他基本操作),对着店里的菜品、窗外的街景、甚至自己拍个不停,玩得不亦乐乎。李白偶尔也会好奇地凑过来看两眼,但对这类“奇技淫巧”兴趣不大,他更爱实在的酒和诗。
这天下午,生意稍闲,苏东坡又在摆弄手机,无意中点开了一个美食直播APP,看到里面的主播正在大吃大喝,和观众互动,人气火爆。
苏东坡看着看着,忽然灵机一动,对姜小勺说:“小勺掌柜,吾观此‘直播’之术,颇有趣味。众人皆可于此方寸之间,观天下之事,品四方之味。吾等何不也以此法,将这‘时味居’之美味,传于更多知味之人?或可招徕更多客源?”
姜小勺一愣:“直播?您是说…我们自己做直播?”
“然也!”苏东坡兴致勃勃,“由吾来主持,讲解这菜品之妙,诗词之趣,岂不快哉?总好过那林姑娘整日暗中窥探。”他显然也注意到了林薇的盯梢。
姜小勺有些犹豫。直播这玩意儿,搞好了是宣传,搞砸了就是公开处刑。而且让一位宋朝古人来直播…这画风也太清奇了吧?
但架不住苏东坡的热情和李白在一旁看热闹的撺掇(“苏兄,此计大妙!让世人皆见你之风采!”),姜小勺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试试。
于是,当天晚上打烊后,时味居的第一场直播,就在一个用户名为“东坡居土”(苏东坡自己起的)的账号上,仓促开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