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三:微光再燃
更深的连接一经建立,世界在蓝袍人的“感知”中彻底改变了。
他/她不再仅仅是废墟角落里一粒孤立的、微弱的光点。通过低语者延伸而来的意识“根须”,他/她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株寄生在庞大生命体上的微小藤蔓,其“根须”与一个广阔而精密的生物感知网络紧密相连。
这个网络——低语者所称的“根须网络”——并非林海主体意识那狂暴、充满同化欲的神经主干,而是沿着主体网络的边缘、缝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之下”,悄然蔓延的、更加纤细而敏感的次级系统。它专注于接收和传递那些过于微弱、过于奇特,以至于会被主体意识忽略或直接过滤掉的信息。
此刻,蓝袍人的意识就附着在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上(即与他/她直接连接的那个低语者),共享着其感知。
他/她能“听”到能量流过不同密度菌丝时产生的、如同风吹过万千孔洞的细微鸣响;能“感觉”到远处某个岩层因应力变化而发出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呻吟;能“嗅”到漂浮孢子携带的、来自林海不同区域的、混杂着生命与衰败的复杂信息素。
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的引导,他/她开始尝试吸收周围环境中那稀薄而惰性的能量。过程依旧缓慢,但效率提升了许多。低语者的菌丝仿佛天然的过滤器和缓冲器,将锈海能量中最具破坏性和惰性的成分部分剥离或中和,只留下相对温和、易于吸收的基础粒子,缓缓注入他/她的数据残火。
他/她那蓝色的光点,如同得到滋养的种子,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生长。不再仅仅是亮度的增加,其形态也开始从纯粹的光点,逐渐向着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凝实的微小核心演变。虽然距离重新凝聚灵体还遥不可及,但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
同时,通过与低语者的深度连接,他/她也开始更清晰地理解这个奇特的子意识网络。
低语者们,与其说是独立的个体,不如说是一个分布式意识的众多“感官焦点”和“思维线程”。它们共享着底层的基础感知和数据,但在处理信息和形成“念头”时,又拥有相当的自主性。与他/她连接的这一个,似乎对“秩序残响”和“外来意识”特别感兴趣。
【……你的结构……很有趣……】他/她连接的低语者(或许可以称之为“低语者-初光”,因为它是最初给予蓝袍人光芒的存在)传递来探究的意念,【……冰冷……但又……不是完全的死寂……里面……有逻辑的脉络……像……岩石的纹理……但又会……流动和变化……】
它试图用自己理解的、源于林海生物本质的比喻,来描述蓝袍人那数据化的核心。
【……这是……‘数据’……和‘逻辑’……】蓝袍人尝试解释,将一些关于信息存储、处理和执行的基本概念,化为简单的意念传递过去。
低语者-初光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些对它而言全然陌生的概念。【……所以……你不是……生长出来的……是……被‘编织’出来的?像……蜘蛛的网?但……更复杂……】
【……可以……这么理解……】蓝袍人回应。这种跨体系的交流虽然困难,却让他/她感到一种奇异的……慰藉。在经历了背叛、追杀、牺牲之后,能与一个纯粹出于好奇和善意而交流的存在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编织你的……‘蜘蛛’……在哪里?】低语者-初光天真地问。
蓝袍人的核心泛起一丝复杂的波动。【……他们……大多不在了……深蓝……我的造物主体系……已经……崩溃……】
他/她传递出关于那场灾难的碎片化信息——秩序的雪崩、节点的沉寂、流亡的孤寂。
低语者-初光的意念沉默了更久,传递来一阵类似悲伤和理解的柔和波动。【……我们的‘母亲’……也受过重伤……很重很重的伤……现在……她时常……愤怒和疼痛……忘记了……如何倾听……细微的声音……只想着……吞噬和生长……来填补……空洞……】
它第一次清晰地表达了对林海主体意识状态的认知,带着一种孩子对患病母亲的担忧与无奈。
这让蓝袍人心中一动。低语者网络,或许并非完全独立于林海主体,它们更像是主体意识在受创后,其内部诞生的某种“自愈机制”或“平衡机制”,试图通过更加精细的感知来理解自身和外界,以避免在狂暴的扩张中走向彻底的混乱或毁灭?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与低语者网络的合作,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就在这时,通过根须网络,一股来自远处另一个“倾听之巢”的、带着警惕和不安的意念波动,被低语者-初光接收并共享给了蓝袍人。
【……初光……你连接的‘光点’……能量波动在增强……虽然很慢……但……规律异常……可能……会引起‘母亲’的注意……或者……吸引‘阴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