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歌站在地铁站出口的台阶上,手机屏幕还亮着那条系统提示。07号权限在二十点十七分打开了她的测试稿,比匿名邮件早了一分钟。她没急着走,而是把手机翻过来,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背面的裂痕。
那封邮件来得毫无征兆,发件人是一串乱码邮箱,标题只有两个字:“听到了”。
她当时正准备关机,手指悬在电源键上,突然弹出附件预览——一段十六进制代码,像极了系统报错时闪过的底层指令。她没点下载,而是直接截了图,存进加密相册最底层的文件夹,命名“假信号”。
回到出租屋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她脱下卫衣搭在椅背,右手指习惯性蹭了下耳垂,停了半秒才意识到那里什么都没有。她收回手,打开笔记本,先调出昨天那封邮件的元数据。
发送时间:20:16:03
接收时间:20:16:05
IP段归属:本地运营商动态池,无法溯源
她又打开加密相册,找到《07号回声测试稿》被访问的记录——20:17:01。时间差五十八秒,像是某种回应的延迟。
她把两组时间并排写在便签上,中间画了个箭头。然后打开系统残留的“文本纠错”功能——这是目前唯一还能用的轻量级工具。她把十六进制代码粘贴进去,点击转换。
屏幕卡了两秒,跳出一串乱序字符:
Δ3:17→□□□←Σ
F07_OVERRIDE
林清歌盯着那行“F07_OVERRIDE”,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把“F07”复制下来,新建一个文档搜索。系统弹出提示:无匹配结果。她不意外,这功能早就被阉割得只剩皮囊。
她切换到本地备份文件夹,找到第57章系统崩溃那天导出的日志碎片。一共三段,都是乱码包裹的异常代码块。她一段段点开,用肉眼逐行扫描。
第一段开头是乱七八糟的符号,但结尾有个校验和标记:F07_8A2C
第二段中间夹着一串数字,开头也是F07
第三段更完整,直接写着F07_ERROR_LOG_317
她把三段代码的校验和列成表格,发现它们都以“F07”开头,且错误类型都指向“权限覆盖”。
她突然想起什么,打开音频编辑软件,导入《星轨残片》demo。拉到副歌部分,放大波形图。那里的节奏是七拍循环,每段结束都有一个短暂的静默——正好三十七秒。
她把波形图导出为数据流,再把三段系统错误代码也转成波形模拟。两组图像叠加,拖到3:17秒的位置。
峰值重合。
不是相似,是完全共振。
她坐直了身体,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行命令:将小说第二章的乱码段落转为音频信号。
屏幕上跳出一串扭曲的声波,频率极不规则,像是被撕碎又拼接的噪音。她把这段音频和系统报错音并列播放,耳机里传来刺耳的叠加反馈。
但她注意到,在3:17秒附近,两段声音出现了短暂的同步。
她立刻调出第二章末尾的“虚假简谱”——那七处全角空格排列成的陷阱代码。她把空格位置转换成音符时长,生成一段简谱,再转成音频。
这一次,波形图在3:17秒处形成一个尖锐的脉冲,和之前两段完全吻合。
她终于明白了。
乱码不是故障,是信号。
系统崩溃也不是意外,是某种响应被触发后的连锁反应。
而3:17,是钥匙。
她重新打开那封匿名邮件,把“Δ3:17→□□□←Σ”单独复制出来。Δ是起点,Σ是终点,中间三个方框,像是等待填充的空白。
她新建一个解码程序,输入“3:17”作为时间戳密钥。
系统弹出警告:权限循环锁定,操作被拒。
她没关窗口,而是手动修改了程序底层参数,绕过验证模块。这种操作风险极大,一旦被系统标记,可能直接冻结账号。但她已经顾不上了。
进度条走到98%,卡住三秒,突然跳转到100%。
屏幕上浮现出一段文字:
“07号权限最后一次主动响应时间为3:17,信号源与《星轨残片》副歌频率共振。若听见,请回应。”
林清歌盯着那行字,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她没动。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风扇转动的声音。她慢慢抬起右手,再次蹭了下右耳垂,动作比平时慢了一拍。
然后她打开小说后台,找到第二章的原始发布页面。那里还挂着那串乱码字符,像一道凝固的伤疤。
她点开编辑模式,准备在乱码后面加一句话。
手指刚敲下第一个字,屏幕突然闪烁。
系统提示弹出:检测到非常规操作,正在启动安全协议。
她立刻关闭页面,但已经晚了。
后台日志显示,她的IP地址刚刚被标记为“高风险行为源”,并触发了一次反向追踪扫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