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被王子腾厉声斥责、灰头土脸离开王府的消息,虽未张扬,却如何瞒得过贾环的耳目?他闻听后,只淡淡一笑,并不意外。
这位舅父大人,终究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手,最是识时务、知进退。在绝对的皇权与大势面前,个人的意气与脸面,皆可抛却。
果然,不过两日,王子腾府上的帖子便送到了兵部衙门,言辞恳切,邀贾环过府一叙,“有要事相商”。
贾环心知肚明,这是王子腾要低头服软、另寻出路了。他并未拿乔,准时赴约。
再入王府书房,气氛与上次家宴时已截然不同。
王子腾屏退左右,亲自为贾环看茶,脸上虽仍有几分不自在,语气却已缓和许多:“环哥儿,今日请你来,是舅父…有些心里话,想与你剖白剖白。”
贾环躬身:“舅父言重了。甥儿洗耳恭听。”
王子腾叹口气,神色复杂:“前番…朝堂之上,你我各为其主,言语间或有冲撞,舅父…一时激愤,还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贾环忙道:“舅父折煞甥儿了。朝议国事,各抒己见,本是臣子本分。甥儿年轻气盛,若有言语失当之处,还望舅父海涵。”
见他态度恭谨,给足台阶,王子腾面色稍霁,点头道:
“你能如此想,甚好。唉…不瞒你说,武举之事,舅父起初确是担忧过甚,生怕动摇军心根本。
然…近日细思陛下深意,又观北静王爷与你等竭力推行,方知此乃革新积弊、强军固本之良策!是舅父…眼界狭隘了。”
他这话半真半假,贾环也不点破,只道:“舅父心系军国,谨慎行事,亦是老成谋国之道。”
王子腾摆摆手,切入正题:“往事休提。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事相求。陛下既决心推行武举,广纳英才,舅父身为京营节度使,自当竭诚拥护,为陛下分忧。
然…京营经此前动荡,旧部凋零,新血未充,舅父…亦深感独木难支。”
他看向贾环,语气诚恳:“环哥儿,你如今深得陛下与王爷信重,又主持武举事宜,位处枢要。
舅父…想请你代为引荐,面谒北静王爷,陈说舅父…愿效犬马之劳,为陛下、为王爷办好这武举,整饬京营,以赎前愆!不知…你能否成全?”
贾环心中雪亮,王子腾这是见硬抗不过,转而想主动投诚,在新秩序下抢占一席之地,甚至分一杯羹了。
他沉吟片刻,道:“舅父能有此心,陛下与王爷闻之,定然欣慰。只是…王爷心思缜密,寻常表态,恐难取信…”
王子腾立刻道:“这个自然!舅父岂是空口白话之人?”他从案下取出一本册子,递给贾环,“此乃京营历年积弊之详录,包括空额吃饷、器械亏空、将领庸懦等情,其中…亦涉及一些往日与舅父亲近之人。
舅父愿以此为凭,助王爷与环哥儿…彻底整肃营务,革新吏治!此外,武举所需场地、银粮、人手,京营一力承担,绝无推诿!”
贾环接过册子,略一翻看,心中暗惊。这册子所载,远比北静王暗中调查所得更为详尽、致命!
王子腾此举,无异于交出一份“投名状”,自断臂膀,以表忠心!代价巨大,却也显出其决心。
他合上册子,肃容道:“舅父深明大义,甥儿佩服。既如此,甥儿便斗胆,即刻陪舅父前往王府,面见王爷!如何?”
王子腾大喜:“好!好!有劳环哥儿!”
北静王府,那间临水的精舍内。北静王仔细翻阅着王子腾呈上的册子,面色平静,眼中却不时闪过惊诧与了然之色。
良久,他放下册子,看向恭谨立于下首的王子腾,缓缓道:“王节度使…这份‘心意’,可不轻啊。”
王子腾躬身道:“王爷明鉴!末将往日糊涂,御下不严,致使营中积弊丛生,有负圣恩!
如今幡然醒悟,愿戴罪立功,全力协助王爷与贾主事推行武举,整饬京营!一切但凭王爷差遣,绝无二话!”
北静王与贾环交换了一个眼神。贾环微微颔首。
北静王微微一笑,起身扶起王子腾:“王大人快快请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陛下胸怀四海,王爷我亦非量窄之人。王大人既有此心,日后便是同心为国的袍泽,何分彼此?”
他语气温和,却自带威严:“武举之事,关乎国运,正需王大人这等熟知军务的老成之臣鼎力相助。
京营整肃,亦需借重大人之力。往后,还需你我…并环世侄,同心协力,共襄盛举才是。”
王子腾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忙道:“王爷宽宏!末将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静王点点头:“既如此,王大人便先依此册,暗中清理门户,稳住京营局面。
武举一应后勤保障,亦由京营承担,务必办得隆重周全,彰显陛下求贤若渴之心!具体细则,你可与环世侄详细商议。”
“末将遵命!”
北静王又对贾环道:“环世侄,武举章程拟定,需加快进度。陛下对此,期待甚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