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的晨钟总是准时在卯时响起,清越的钟声穿透薄雾,漫过青瓦红墙,落在禅心阁外的竹林里。
叶轩从打坐中睁开眼,指尖萦绕的灵力缓缓收归丹田,周身的气息比半月前又沉稳了几分。
他起身推开竹窗,恰好看见白雪瑶提着食盒站在廊下,晨光落在她发间,替那抹灵动添了几分柔和。
“今日倒是起得早,往常这个时辰,你还得赖半个时辰才肯睁眼。”
白雪瑶笑着走进来,将食盒放在木桌上,里面是清粥、素包,还有一碟切得整齐的腌菜,“后厨的师傅说你最近修行刻苦,特意多蒸了两个素包。”
叶轩拿起素包咬了一口,温热的豆沙馅在舌尖化开,他含糊着说道:“毕竟拿着人家的灵草修炼,总不能一直混日子。再说了,早点变强,也能早点护着你。”
白雪瑶脸颊微红,伸手拍了他一下:“谁要你护着,我自己的修为也没落下。”
嘴上虽这么说,却还是默默将清粥推到他面前。
吃过早饭,叶轩便抱着从藏经阁借来的古籍往竹林深处走去。
那里有一方青石平台,是他寻到的修行宝地,既能沐浴晨光吐纳灵气,又能不受打扰地研读功法。
白雪瑶则坐在不远处的竹椅上,要么翻看叶轩给她寻来的话本,要么就静静看着他修炼,偶尔见他眉头紧锁,便会递上一杯凉茶,陪他解一解功法里的疑难。
日子就这般不疾不徐地过着,叶轩每日除了打坐修炼,便是埋首于古籍之中,从剑道心得读到天地法则,从佛门禅理看到寰宇秘闻。
偶尔来了兴致,还会跟着寺里的僧人一起去斋堂吃斋饭,听他们讲些古寺的旧事,或是跟着老和尚们一起念诵经文。
白雪瑶作为寺里唯一的女子,几乎天天跟在叶轩身后,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小尾巴”。
这日辰时,方丈在大殿讲经,消息传开后,寺里的僧人纷纷前往。
叶轩也带着白雪瑶寻了个角落坐下。
大殿内香烟缭绕,佛音悠扬,方丈端坐于莲台之上,声音平和却极具穿透力,将“因果轮回”的禅理娓娓道来。
白雪瑶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衣角,目光却时不时飘向身旁的叶轩,见他听得认真,嘴角便忍不住微微上扬。
不知过了多久,方丈突然话音一转,提出一个疑问:“世间,有修者,有凡人,万物生灵同处一片世界当中,诸位,这公平吗?”
话音落下,大殿内瞬间陷入沉默,只有檀香萦绕,佛音渐歇。
片刻后,一位身着褐色僧袍的中年和尚率先起身,双手合十道:“修者为变强,为大道,为长生,凡人为钱财,为温饱,为幸福生活,各自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所求不同,所得各异,贫僧觉得,此为天道公平。”
方丈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有理,可还有谁有不同想法?”
又一位僧人起身,“贫僧觉得,此不公平。”
“说说你的想法。”方丈语气依旧平和。
那僧人沉声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想修炼吗?非也。
修者有几千上万甚至数亿年寿命,可凡人不过区区百年,朝生暮死,如蜉蝣撼树。若能引气入体,修炼变强,谁又甘愿困于红尘,平庸一生?
天生的资质差异,寿命鸿沟,从出生便注定了命运的轨迹,贫僧觉得,此为天道不公。”
“此言,亦有理。”方丈轻轻敲击着莲台,目光再次投向众人。
先前那位中年和尚再次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禅意:“万物轮回,因果衍生,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万物万事,有因必有果,今日所发生之事,或是昨日种因所结之果,或是今朝种下的因,在未来也必将结出相应的果。
天道循环,生生不息,凡所有相,皆是因果交织而成,看似不公,实则是命运的闭环,无人能逃,无人能破。”
他的话让不少僧人陷入沉思。
就在这时,叶轩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我觉得,二位所言皆对,却又不对。”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惊讶,有好奇,也有几分质疑。
毕竟叶轩并非佛门弟子,却敢在方丈讲经时直言反驳,实在大胆。
方丈却面露赞许,笑着说道:“施主已在我寺停留多日,每日修行读书,想必也对我佛门理念有了一定了解,不如说说你的想法。”
叶轩微微拱手,目光扫过众僧,缓缓开口:“刚才这位大师所说,修者为大道、为长生,凡人为生计、为幸福,各自所求,便是公平。此言听着很对,但从佛门口中说出,却未必了。”
那位中年和尚一愣,连忙问道:“请施主解惑。”
“佛门讲究放下,此放下非彼放下,不是放弃一切,而是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被执念所困。”
叶轩语气平静:“可‘追寻’一词一出,无论是修者追寻大道,还是凡人追寻幸福,本质上都是被**牵引,被目标束缚。既在追寻,又何谈看透?既未看透,又何谈放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