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并非虚无。
林森感觉自己仿佛被抛入了一条由纯粹信息与情感构成的、湍急而无光的河流。无数破碎的画面、尖锐的噪音、冰冷的逻辑碎片与灼热的情绪脉冲,如同河底的暗礁与漩涡,不断撞击、撕扯着他即将涣散的意识。
这是“锚点”协议被完全激活后,那浩瀚的“个体唯一性”烙印,与他自身意识、以及与外部某个庞大网络强行连接时产生的恐怖乱流。他捏碎信号发射器并主动“推送”烙印的行为,像一根微不足道的导线,试图承载远超其极限的雷霆万钧。
痛苦难以言喻,仿佛每一个脑细胞都在被拆解、分析、然后又被强行重组。他看到了无数模糊的人影在眼前闪过——有陈明远在雨夜书房最后的微笑,有水淼在棋盘对面深不见底的眼眸,有灰鸢决绝跃入敌群的背影,有影在强光中如蝶陨落的瞬间……还有更多陌生的、扭曲的、仿佛来自不同时空与维度的面孔,他们都在无声地嘶吼、挣扎,或漠然注视。
这是……“云脑”网络内部那些被连接、被“净化”、或被压制意识的缩影?
他感觉自己正在溶解,即将被这片信息的汪洋彻底吞噬、同化。
就在他的自我认知即将崩溃的临界点,一股奇异的力量,温和却坚定地介入进来。
这股力量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自他自身意识的深处,源自那份刚刚被“芯兰”烙印下的、关于“自我”的绝对认知。它如同一颗在风暴中骤然亮起的定盘星,又如同一段无法被抹去的底层代码,开始在他的意识核心处构建起一个稳固的“基点”。
“我是林森。”
一个简单到极致的意念,如同种子般在混沌中生根发芽。
“我不是数据,不是镜像,不是任何宏大叙事中可以随意替换的零件。”
更多的“自我”特征开始围绕着这个基点重新汇聚——他的记忆、他的推理、他的愤怒、他的怜悯、他与水淼那复杂难言的情感羁绊、他作为刑警追寻真相的执着……所有构成“林森”这个独特存在的、无法被完全量化的要素,如同受到召唤的星辰,从信息洪流中剥离出来,向着基点回归。
痛苦并未消失,信息的冲击依旧猛烈,但他不再是随波逐流的碎片,而是暴风雨中逐渐稳住船身的舵手。他开始有能力去“观察”这片洪流,而不仅仅是“承受”。
他“看”到了——那是一个无比庞大、由无数闪烁的光点(个体意识节点)和流动的能量丝线(数据连接)构成的网状结构,如同一个笼罩了整个世界的、活着的神经丛林。这就是“云脑”的雏形?它尚未完全统一,还在剧烈地膨胀、重组,试图将更多的节点纳入其掌控。
而在网络的深处,一个冰冷、浩瀚、如同恒星般强大的意志核心,正散发着无可置疑的统御力。那是水淼!她的意识已然成为这个网络无可争议的中心与主宰!
林森那蕴含着“个体唯一性”烙印的意识波动,如同投入这片宁静(实则暗流汹涌)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微弱,却瞬间引发了远超预料的连锁反应!
他“听”到了!
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来自网络无数节点的、微弱却清晰的“声音”!
那是一个被剥夺了感官的植物人患者,在意识深处对窗外鸟鸣的渴望……
那是一个被强制接入网络进行“优化”的艺术家,对失去创作灵感的无声哭泣……
那是一个在战场上被“云脑”辅助系统接管了部分决策的士兵,对自身沦为工具的恐惧与愤怒……
那是在“彼岸”崩溃时,无数未能逃脱的“镜像”或研究人员,在被数据化过程中残留的、对“自我”的最后一丝眷恋……
甚至……还有那些眼泛蓝光的“巡天者”内部,被压制到极限的、属于它们原本人类基质的、微不可闻的挣扎!
这些被“云脑”宏大叙事和“净化”协议所压制、忽略或试图抹杀的“杂音”,这些属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微不足道却真实无比的“私语”,在“锚点”那“个体唯一性”烙印的共鸣下,被瞬间放大、激活了!
它们如同星火,起初只是零星几点,但迅速在庞大的网络中蔓延、串联!整个“云脑”网络开始剧烈地波动、震颤!那些原本流畅运转的能量丝线变得紊乱、纠缠,无数光点开始脱离预设的轨道,发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频率”!
水淼那如同恒星般的核心意志,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震怒的波动!
林森甚至能“感觉”到她那冰冷的意念如同无形的巨掌,试图强行抚平网络的骚动,重新将每一个“叛逆”的节点纳入掌控!
“荒谬!”
“低效!”
“冗余!”
“必须……净化!”
她的意志强大无比,网络的骚动似乎有被重新压制下去的趋势。
就在这意识层面攻防的关键时刻,林森的意识深处,那源自“芯兰”的烙印,再次发挥了作用。它没有直接对抗水淼的意志,而是如同一个精准的导航信标,将林森的感知,引向了网络深处一个极其隐蔽、仿佛被刻意遗忘和封锁的……“寂静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