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穿梭的眩晕与撕裂感再次袭来,但比起前往“星海之庭”时那狂暴的旅程,这一次的回归显得“温和”了许多,仿佛有一股残存的力量在最后关头庇护着他们,抵消了最剧烈的颠簸。
当林森的感官重新聚焦,脚踏实地(尽管这“地”的感觉尚不明确)的实感回归时,他发现自己正半跪在地上,怀中紧紧抱着依旧昏迷但气息平稳了许多的影,背上则背着气息微弱、昏迷不醒的阿莱斯特。镜像水淼的身影在一旁闪烁了几下,才重新稳定下来,警惕地环顾四周。
他们身处一片……荒芜的灰色平原。
天空是压抑的铅灰色,没有日月星辰,只有均匀而黯淡的光源,不知从何而来。脚下是坚硬的、仿佛被某种巨大力量碾压过的灰色岩层,延伸至视线的尽头,看不到任何生命迹象,甚至连风都没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如同金属和尘埃混合的冰冷气味。
这里绝不是他们出发时的“终末回响”边缘前哨站,也绝非地球。
“这里是……哪里?”林森的声音因为之前的消耗而有些沙哑,他轻轻放下影和阿莱斯特,确保他们姿势安全。
镜像水淼闭目感应了片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困惑:“坐标混乱……守墓人最后发送的回归坐标受到了强烈干扰。这里不是预定地点。空间参数显示……我们可能位于某个……废弃的、规则不全的次级维度碎片之中。”
次级维度碎片?林森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着他们虽然逃离了“星海之庭”即将封闭的险境,却并未真正安全回归,反而落入了一个未知的、可能同样危险的放逐之地。
他立刻回想起离开前那惊鸿一瞥——在水清源的理念数据洪流之中,那一丝属于水淼本体的独特能量签名!它如同一个幽灵,潜藏在救赎之路的核心。
“我们暂时安全,但必须尽快弄清位置,找到回去的路。”林森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现在最重要的是生存和重振旗鼓。他蹲下身,仔细检查阿莱斯特的状况。
老学者的伤势极重,生命气息如同风中残烛,强行施展禁术透支了他的本源。若非最后“平衡”波动的滋养,他恐怕早已殒命。林森尝试将钥匙烙印中残存的一丝温和能量渡过去,也只能勉强吊住他的性命。
影的情况则复杂得多。她体内的“源初灵韵”在“星海之庭”得到了初步滋养,趋于稳定,脸色也红润了不少。但林森能清晰地感知到,在那灵韵的深处,那道暗紫色的“坐标印记”并未消失,只是被一股乳白色的温和能量(显然是守墓人最后施加的封印)牢牢封锁着,如同休眠的火山。它依旧散发着令人不安的“终结”气息,提醒着林森之前的险境。
“阿莱斯特需要专业的医疗,影体内的隐患需要解决,我们自己也急需补给和情报。”林森站起身,眉头紧锁,“水淼,你能扫描这个碎片空间的范围和特性吗?寻找任何可能的资源或……出口。”
镜像水淼点头,再次闭目,将她的感知如同雷达般扩散出去。几分钟后,她睁开眼,语气带着一丝意外:“这个碎片比想象中要小,半径大约只有五十公里,边界是混乱的空间乱流,无法穿越。但是……在中心区域,检测到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读数,以及……极其微弱的人造结构信号。”
有人造结构?在这片规则的废墟里?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也可能意味着未知的危险。
“能判断是什么吗?”林森问。
“信号太弱,无法精确识别。但结构风格……似乎不属于UEF的主流科技树,更古老,更……非标准化。”水淼分析道,“有点像……某个失落文明的遗迹,或者……某个独立科研前哨站的残骸。”
没有其他选择。留在原地只能是等死。
林森背起阿莱斯特,水淼则利用能量幻化出担架,小心地托起影,四人朝着空间碎片的中心区域艰难前行。
灰色的荒原死寂得可怕,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空旷中回响。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一些巨大而奇特的、仿佛被某种力量瞬间“结晶化”的岩石,以及地面一些深不见底、边缘光滑得不像自然形成的裂缝,都昭示着这个碎片维度曾经历过可怕的灾难。
随着不断靠近中心,那种非自然的能量读数逐渐清晰。终于,在翻过一道低矮的、由某种黑色金属残骸堆积而成的山脊后,他们的目的地出现在眼前。
那是一座……半埋在地下的、风格极其独特的建筑残骸。
它通体由一种暗银色的金属构成,线条流畅而有机,与UEF棱角分明的工业风格截然不同。建筑的大部分已经坍塌,被灰色的岩层掩埋,只有一个类似入口的、扭曲变形的拱形结构暴露在外,内部漆黑一片。那微弱的能量读数和人造信号,正是从这残骸深处传来。
“这是……‘观星者’学派的遗产!”重伤的阿莱斯特不知何时醒了过来,虚弱地抬起头,看到那建筑残骸时,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们……他们是早于UEF数个世代的、专注于维度理论和灵能研究的先驱!传说他们在一次大型实验中集体失踪,连同他们的主实验室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