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灵能武器的列装,如同给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注入了强劲的燃料,护佑军的士气与肉眼可见的战斗力一同飙升。联合高等学院内书声琅琅,为未来储备着智慧的薪火。整个天穹文明在“火种计划”的框架下,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高度集中的效率与活力,仿佛一架为了生存而抛弃所有冗余、全力冲刺的星舰。
然而,光明越是炽烈,其投下的阴影便越是浓重。这种打破一切常规、将全部资源向军事和特定领域倾斜的“战时体制”,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旧有利益格局,并在一些群体中滋生了不满、疑虑与恐惧。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或认同陆沉所看到的遥远星海威胁,对于许多人来说,眼前的剧变和牺牲,才是真实的痛苦。
这股暗流,最初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悄然涌动。
新希望之城,“听雨”茶楼雅间。
这里曾是旧天穹国文人雅士、退隐官员喜欢流连的地方,如今虽客流不如往昔,但仍是某些特定圈子交换信息的场所。雅间内,檀香袅袅,几位衣着体面、气度不凡的老者正在品茗,但气氛却并不轻松。
“李公,近日市面上‘凝心丹’的价格又翻了一番,据说是因为炼丹的几味主药,都被军方列为‘战略物资’,优先征调了。”一位富商模样的老者叹了口气,他是城中最大药行之一的东家。
被称为“李公”的老者,名为李淳,曾是旧天穹国的户部尚书,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虽在新政权中挂了个顾问虚职,但影响力仍在。他缓缓放下茶杯,眉头紧锁:“何止丹药?灵材、矿产、甚至熟练的工匠,如今都被那个‘统帅部’一道命令就能调走。长此以往,民生何以维系?市井萧条,绝非吉兆啊。”
另一位身着儒袍的老者,是知名的大儒王守仁,他忧心忡忡地道:“更令人担忧的是学府。那‘联合学院’固然新奇,然其所授之学,重工巧而轻义理,崇异术而薄经典。长此以往,我天穹数千年之文明道统,岂不断绝?年轻一代,只知星舰符炮,焉知仁义礼智信?”
“还有那军队,”一位曾担任过边军都督的老将军冯坤压低了声音,“如今尽是些奇技淫巧之物,士兵不再苦练自身武艺,反而依赖那铁疙瘩。听闻还让妖族与人族混编?简直乱了纲常!如此军队,看似犀利,实则根基不稳,一旦那铁疙瘩失灵,岂不任人宰割?”
这些抱怨,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旧精英阶层的心态。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特权,熟悉的秩序被打破,崇尚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而对所谓的“星际威胁”,他们要么将信将疑,要么认为是被夸大其词,用以巩固陆沉独裁统治的借口。
李淳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陛下……人皇,自是雄才大略。然,独断专行,穷兵黩武,非治国长久之道。况且,他终究是……异界来客,其心难测啊。如今大权独揽,议会形同虚设,长公主殿下亦被派去执掌那劳什子‘星刃’,这朝堂……已非我辈所能置喙矣。”
他的话,巧妙地将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不满,引导向了对陆沉统治合法性和动机的质疑上。
类似的暗流,在穿越者群体中同样存在。
在穿越者聚居的“曙光区”一家小酒馆里,几个不得志的早期穿越者正在借酒浇愁。
“妈的,当初说好了一起建设新家园,现在呢?好东西都紧着那帮原住民!‘联合学院’招生,他们名额比我们多!军队里升迁,也是他们优先!”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抱怨道,他曾是地球上的工程师,但现在只能做些边缘工作。
“可不是嘛!”另一个瘦高个接口,“赵明倒是当上了执政官,可屁用没有!什么都得听那个陆沉的!咱们带来的知识、技术,全被他们学去了,现在倒好,弄出什么灵能武器,跟咱们还有多大关系?我看再这么下去,咱们迟早被吞得骨头都不剩!”
“要我说,当初激进派的想法未必全错……”一个声音阴恻恻地响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咱们还有利用价值,等哪天他们翅膀硬了……哼!”
这种论调,源于部分穿越者对失去技术优势的焦虑,以及对在新秩序中地位下降的不满。他们将陆沉视为偏向原住民的“背叛者”,将当前的体制视为对自己的压迫。
这些分散的、充满怨气的声音,逐渐汇聚,开始寻找宣泄的渠道和核心。
一个名为“复古同盟”的秘密团体,在阴影中悄然形成。其核心成员,正是以李淳、王守仁、冯坤为代表的对现状极度不满的旧势力残余。他们利用尚存的人脉和财力,暗中联络那些对陆沉政策抱有疑虑的官员、学者、商人,甚至包括少数在军队中不得志的、思想保守的中低级军官。
与此同时,在穿越者中,一个被称为“地球之子”的小团体也开始活跃。他们宣扬地球文明的优越性,质疑陆沉统治的合理性,煽动穿越者群体的分离情绪,认为应该争取更大的自治权,甚至……重新掌握主导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