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威胁的确认,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天穹文明最高层炸响。短暂的震惊与沉重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生存的本能压倒了恐惧,整个文明机器在陆沉的意志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由“发展模式”全面切换至“战时轨道”。
“火种突围”计划,这个寓意着在毁灭烈焰中保存并传递文明火种的最高战略,被正式启动。其核心只有两个字:备战。
新希望之城,最高统帅部(由原护佑军指挥部升级而成)。
这里取代了议政厅,成为了真正的权力和决策中心。巨大的三维沙盘上,不再仅仅是天穹星的山川地貌,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恒星系,甚至标注出了星图上那些可疑的监视哨所方位。气氛肃杀,往来人员步履匆匆,表情凝重。
陆沉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面备战会议。与会者除了核心决策层,还增加了各大研究院院长、关键工业部门负责人、以及经过严格筛选的军方少壮派精英。
“诸位,形势已无需赘言。”陆沉开门见山,没有任何铺垫,声音冷峻如铁,“我们可能拥有的和平时间,远少于预期。一切工作,必须以应对星际战争为标准。下面,宣布‘火种计划’第一阶段部署。”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一、军事力量重组与扩张,代号‘铁壁’。”
“周震。”
“末将在!”周震豁然起身,甲胄铿锵。
“护佑军进行全面改组。撤销原有按地域和族裔划分的编制,依功能重整为:近地轨道防御舰队、星球表面快速反应军团、深空侦察与突击舰队、战略支援与后勤保障部队。兵员征召范围扩大,所有适龄、具备相应能力的公民,无论原住民、穿越者,均有服役义务。训练强度提升至极限,淘汰率提高,我要的不是数量,是能在星际战场上生存和战斗的精锐!”
“遵命!”周震眼中燃烧着战意。
“另,成立‘星际陆战队’特种司令部,由你直接负责。从全军选拔最顶尖的个体,进行高强度、跨环境的极限作战训练。他们将是未来星舰争夺战、敌后破坏战的尖刀。”
“二、科技研发与装备升级,代号‘利剑’。”
“公输班,艾拉。”
“臣在!” “在!”两人同时应声。
“研发重心全面转向军事应用。”陆沉语速加快,“优先级如下:
星舰技术:以‘启明’号为基础,逆向工程与自主创新结合,目标是短期内设计并建造出具备实战能力的中小型护卫舰、驱逐舰。能量护盾、武器系统(灵能炮、导弹、近防系统)、超光速引擎(基于星灵航路技术)为三大核心攻关项目。我要在一年内,看到第一艘完全自产的护卫舰下水!”
单兵及班组装备:现有灵能武器系统优化升级,开发适用于太空、行星地表等多种环境的动力装甲、单兵飞行器、重火力平台。将‘悟道舱’技术应用于军事技能速成。
星球防御体系:在全球关键节点(尤其是朝向可疑监视方向的轨道和地面),秘密部署大型灵能阵列炮、空间干扰器、预警卫星网络。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防御网。
能源与后勤:加速‘灵能聚变塔’的普及和大型化,确保军事和工业能源需求。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尤其是稀有矿产和灵材。”
“资金、资源、人员,优先保障‘利剑’计划!”陆沉看向赵明。
赵明立刻点头:“议会已紧急通过《战时特别预算法案》,所有非必要民用项目暂停或削减,资源向军方和研究院倾斜。同时,将发行‘卫国债券’,动员民间力量。”
“三、内部整合与动员,代号‘基石’。”
“李云瑶。”
“在。”李云瑶起身,她虽无军职,但负责至关重要的内部稳定与动员。
“社会稳定是战备的基石。”陆沉道,“第一,加速‘净心化厄阵’的部署,尽快消除诅咒后遗症,铲除内部动荡根源。第二,进行有限度的舆论引导,强调‘外部挑战’(暂不公开具体威胁),宣扬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精神,激发全民危机感和责任感。第三,推行‘全民基础修炼与技能普及计划’,提升整体人口素质,为战争储备后备力量。第四,严查内奸,确保信息保密。”
“明白。”李云瑶简洁回应,眼中闪烁着睿智与坚定的光芒。
“四、深空探索与外交尝试,代号‘曙光’。”
“风晦明(远程连线)。”
“陛下请吩咐。”
“北斗守望基地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启明’号完成升级后,立即执行第一次试探性侦察任务。目标:靠近但不接触最近的疑似监视哨所,收集其具体型号、能量水平、活动规律等情报。务必隐蔽,若被发现,立即撤离,绝不可交战。”
“同时,利用星灵航路知识,尝试向航路指向的、可能存在其他文明或星灵遗迹的区域,发送经过加密的、表达和平意愿的定向信号。我们不能放弃任何寻求盟友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