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夏,日头一天毒过一天,山上的林子成了天然的避暑地。靠山屯后面连绵的青山,经过几场雨水的滋润,草木愈发葱茏,也正是野菜最肥嫩的时候。
这天一大早,铁蛋就扯着嗓子在程家院外喊:“飞飞!走哇,挖野菜去!”
程秋霞给程飞戴上一顶旧草帽,塞给她一个小柳条筐和一把小铲子,叮嘱道:“跟着铁蛋哥,别乱跑,就在山脚边那片榛子树底下转悠,那儿的苣荬菜、婆婆丁多。听见没?别往草深的地方走,有蛇就别动,慢慢后退,别去招惹人家就没事啊。”
程飞点点头,拎着小筐,乖乖跟着铁蛋走了。同去的还有狗剩,以及几个半大小子和丫头。孩子们像一群出笼的雀儿,叽叽喳喳地往山上走。
山里的空气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格外凉爽。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铁蛋俨然是孩子王,挥舞着一根树枝在前面开路:“都跟紧点!我知道哪片野菜多!”
狗剩吸了吸鼻子,问:“铁蛋,咱真不往深处走走?听说里头有野果子。”
飞飞慢声慢气地反对:“不行,妈说了,深山里有野猪有蛇,不能去。”
铁蛋一拍胸脯:“往那山卡拉里去干啥,最近农忙你爹妈没功夫揍你,你皮痒啦?可老实的吧,不然等倒出手挨抽了你哭都不赶趟了。咱就在边上,跟我走,准没错。”
程飞安静地跟在队伍中间,她的注意力却被山林里各种纷繁复杂的气味吸引了。湿润的腐殖土味、青草的涩味、某种野花淡淡的甜香,还有各种她说不出的、属于植物的独特气息。
到了山脚下一片相对平缓的林地,孩子们散开来,蹲在地上,开始寻找目标的野菜。
“看我这个婆婆丁,多大!”狗剩举起一棵叶片肥厚的野菜炫耀。
“我这儿苣荬菜才多呢!”知青点学习认识的小姑娘文雯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挖着一丛。
铁蛋则专注于寻找一种野菜,“你们瞅着小根蒜没有?那东西带着蒜香,蘸酱吃最香。”
“没看见,那玩意吃着味多大啊,还辣,我爸每回吃完我妈都不让他上炕。”
程飞也蹲下身,用小铲子扒拉着地上的草叶。她不太认识哪种是能吃的菜,但她有自己的方法。她记得程秋霞给她吃过的苣荬菜,带着一种独特的清苦气味。她抽动着小鼻子,在混杂的气味中努力寻找那一丝熟悉的苦味。
很快,她在一丛茂密的草叶下,发现了几株叶片边缘呈锯齿状、颜色深绿的植物。那气味,对了!她伸出小手,不太熟练地用铲子挖开周围的土,小心地将那几株苣荬菜连根拔起,抖掉泥土,放进自己的小筐里。
“飞飞,你挖到啦?”文雯凑过来看,有些惊讶,“你认得苣荬菜?”
程飞举起手里还带着泥土的野菜,点了点头:“嗯,这味道,对。”
“你鼻子真灵。”
孩子们一边挖,一边叽叽喳喳地聊天。
“我听说隔壁三道河子屯今年种了好多向日葵,”狗剩消息灵通,“长成以后黄灿灿一片,可好看了。”
铁蛋不以为然:“种那玩意儿干啥?”
“咱这儿没有就是不让种呗,肯定是上交的啊。”
文雯向往地说:“向日葵好看啊,还能吃瓜子。”
“瓜子有啥好吃的,费牙,我不乐意吃,哪回吃完我舌头都起泡,还得喝苦丁茶,”铁蛋表示不屑,“还是野菜好,能填肚子。”
程飞听着他们说话,手里没停。她的筐里渐渐多了些苣荬菜,甚至还凭着气味找到了几棵嫩绿的荠菜,文雯说这东西包饺子最香。她还发现了一种气味很特别的蘑菇,颜色灰扑扑的,但直觉告诉她不能碰,她绕着走了过去。
阳光渐渐升高,林子里越发闷热,但孩子们挖菜的兴致却很高。小筐渐渐满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汗珠和满足的笑容。
回去的路上,孩子们互相炫耀着自己的收获。铁蛋的小根蒜挖了一大把,狗剩的婆婆丁个头最大,文雯的苣荬菜最干净整齐。程飞的筐里,除了苣荬菜,那些鲜嫩的荠菜格外显眼。
“飞飞,你咋找到这么多荠菜的?”文雯好奇地问,“这东西可不好找,藏得深。”
程飞眨眨眼,只是说:“闻到的。”
回到家,程秋霞看到程飞筐里水灵灵的野菜,尤其是那几棵难得的荠菜,又惊又喜:“哎呦,我闺女可真能干,这荠菜包饺子,你李婶她们准保馋哭!”她接过筐,麻利地开始摘菜、清洗,准备晚上和姐妹们一起包一顿野菜馅饺子。
傍晚,程家院里飘出野菜和猪肉混合的诱人香气。李风花、王淑芬她们果然端着和好的面盆、拿着擀面杖来了,院子里顿时充满了女人们的说笑声和擀面杖敲击案板的节奏声。
程飞坐在门槛上,看着忙碌的大人们,听着她们讨论着哪个屯子的向日葵长势好,算计着下次休息再去哪里挖野菜。她的小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觉得,这个夏天,有挖不完的野菜,有吃不完的饺子,还有山林里那些数不清的、好闻的味道,真是挺好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