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329章 印度洋的新秩序

一九三九年的春天,欧亚大陆的格局被彻底重塑。

纳粹德国与日本帝国在波斯湾历史性的握手,远不止是一次军事会师,它宣告了一个横亘于旧世界心脏地带的“大陆轴心”已然铸成。

然而,这两头巨兽的野心远不止于陆权。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一场更为深刻和危险的战略融合悄然展开,其目标,是掌控世界的关键脉搏,印度洋。

会师之初,那条蜿蜒于群山与沙漠之间的陆上通道,虽意义重大,却充满了脆弱与低效。

德日两国的战略家们迅速意识到,对于两个海权强国而言,真正的力量在于海洋。

一个名为 “海洋动脉” 的宏大计划被火速制定并付诸实施。

这项计划的核心是明确且高效的分工:

日本:水面主宰者。

强大的联合舰队,以其庞大的航母机动部队为核心,辅以经过德国技术增强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成为了印度洋东部的绝对统治者。

他们的任务并非占领每一片海域,而是进行周期性武力扫荡 ,如同定期的清道夫,将所有敢于挑战的盟军水面舰艇逼退乃至摧毁。

从东南亚通往波斯湾的航线上,在日本岸基航空兵与舰队航空兵的联合保护下,一支支庞大的运输船队得以安全、高效地航行。

德国:水下狼群。

德国海军的精华,最新式的XXI型电动潜艇群,被大量派遣至印度洋。

它们并不局限于为船队护航,而是更主动地在印度洋西部、非洲东海岸等盟军可能集结的区域,展开了更为残酷的无限制潜艇战。

它们的任务是进行 “攻势防御” ,通过猎杀盟军的运输船队和军舰,从根本上削弱其反击能力,为整个“海洋动脉”计划提供外层保护。

这条海上高速公路的效率远超陆路。

满载中东原油的油轮,可以直达日本本土和东南亚的炼油厂;

而东南亚的橡胶、稀有金属,以及日本利用德国图纸生产出的精密部件,也能安全地运抵中东,支援德军的行动。

资源与技术,第一次在轴心国内部实现了安全、快速的对流。

然而,仅仅控制海洋是不够的。

德日双方都清楚,一个强大的前进支点是维持这条生命线、并投送力量的关键。

于是,在印度洋北岸,一场大规模的要塞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双方以波斯湾为核心,划分了各自的“堡垒区”。

西区,德意志之盾,以巴士拉为核心:

这里成为了德国海外最强大的海军基地。

巨大的潜艇洞库可容纳数十艘U艇,使其免遭空袭。

港口内,由雷达引导的88mm高炮与37mm联装高炮构成了密不透风的防空火网。

附近的机场上,Me-109战斗机与Ju-88轰炸机频繁起降,牢牢掌控着波斯湾至红海入口的制空权。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里建立了潜艇维修车间与燃油净化厂,使得德国狼群无需万里迢迢返回本土,便能在此完成休整与补给,持续作战能力倍增。

东区,日本之矛,以阿巴斯港为核心:

与此相对,日本的基地则彰显着其进攻性。

深水港内,庞大的航母舰队得以安心停泊。

机场上,换装了部分德国技术改进发动机的“零式”与“疾风”战斗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里的雷达站与西区的德军网络相连,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整个阿拉伯海的预警天网。

更重要的是,日本在此建立了舰载机维修厂与大型弹药库,使其航母舰队能够以此为跳板,将打击半径直接覆盖至印度西海岸。

这两个堡垒群互为犄角,相互策应。

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军事据点,而是功能齐全、能够自我维持的区域性战争堡垒。

任何攻击其中一个的行为,都将面临来自另一个的快速空中或海上支援。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