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179章 产能转向!精工制造的新战场

随着柯明义甩出的《五小工业体系》等重磅技术资料在各大势力手中悄然发酵,并开始被谨慎地付诸实践,整个中国的抗战后勤生态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却影响深远的变革。

延安、重庆、乃至阎锡山、李宗仁等地,都在最隐蔽的山沟或溶洞里,依据手册的指导,艰难却又坚定地尝试点亮属于自己的工业火种。

小高炉开始冒烟,简易水轮机开始转动,虽然规模小、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这意味着他们对外部武器输入的依赖正在缓慢降低。

这一变化没有逃过“东山”体系的眼睛。通过何振军的情报网络和各势力内部若隐若现的反馈,柯明义清晰地把握到了这股趋势。

“老板,看来咱们的‘金疙瘩’他们算是初步接住了。”

左玉波将一份汇总报告放在柯明义的桌上。

柯明义翻阅着报告,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柯明义放下报告:“他们自己能初步造血,我们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成建制地提供成品武器了。过于显眼的武器流出,反而容易引起日寇甚至国际势力的过度关注,给他们引来灭顶之灾。”

他看向张泽远和左玉波:“从下个季度开始,逐步削减对外输送的成品武器份额。步枪、机枪、迫击炮的交付量,分期分批降低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压缩出来的产能,立刻转向。”

“转向?”左玉波问道。

柯明义语气肯定,“转向更基础、更关键、他们也更难自己搞出来的东西,精工制造。”

他详细阐述道:“告诉他们,由于日军封锁加剧,原料采购困难,‘东山’的武器产能受限。但作为替代和支持,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能下金蛋的‘母鸡’。”

“具体就是:高级机床、精密量具、特种钢材、关键化工原料、甚至小型的发电机和柴油机。这些东西,才是维持和扩大他们那些‘五小工业’的真正核心。

没有精准的车床,他们造不出合格的枪管;没有标准的量具,零件就无法互换;没有特种钢和稳定炸药,他们的武器威力和可靠性就上不去。”

“我们要从‘军火商’,逐渐转变为‘工业母机供应商’和‘关键部件供应商’。”

柯明义总结,“这样既能继续支持他们,又能将我们的产业升级,投入到技术含量更高、更不易被替代的环节。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的流通,远比成千上万支步枪更隐蔽,不易引人注目。”

命令迅速下达。

“东山”基地和太行山“老君洞”基地的庞大生产体系开始悄然调整。生产线上,制造整枪整炮的工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密的齿轮咬合声和金属切削声。

一批批经过改良设计、更适合敌后环境使用的中小型机床,从精密车床、铣床到简易的磨床,开始被生产出来。

与之配套的,还有各种规格的卡尺、千分尺、量规、塞尺等精密量具,它们被精心包装,打上其他民用产品的标识。

同时,炼钢厂和化工厂的重点,也转向了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种合金钢、高质量的无烟火药、稳定可靠的雷汞击发药等关键材料的制备。

这些“工业母鸡”和“工业粮食”,通过更加隐秘的渠道,被送往各地的抗日根据地。它们可能混在煤炭车队里,可能被伪装成大型机械零件,也可能在深夜由骡马队驮运进深山。

接收方的大佬们起初对于武器减量有些微词,但当他们看到这些能让自己“山寨兵工厂”水平提升几个档次的关键设备和材料时,那点不快立刻烟消云散。

于是,一幅新的图景逐渐形成:“东山”体系隐入幕后,更像一个高精尖的“总装备厂”和“技术研发中心”,而前台则是由无数个被悄然武装起来的“地方兵工作站”和“小工业点”构成的、更具韧性的抗日军工网络。

柯明义成功地将过于显眼的武器洪流,化作了润物无声的工业细雨,继续滋养着中国的抗战力量,同时也在不动声色间,推动着这片土地向着更坚实的基础悄然蜕变。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