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124章 战略退却与形势评估

察哈尔-绥远地区的激烈交战随着晋绥军主力部队向后套地区的有序转移而暂告一段落。从军事地图上看,日军达成了其战役的部分阶段性目标:

· 控制了关键交通线: 日军成功占据了平绥铁路东段,提升了其机动作战与后勤补给能力。

· 夺取了部分资源区: 大同煤矿、绥东产粮区等战略要地落入敌手,其掠夺性开采和征粮行为将为后续军事行动提供补给。

· 形成了战略压迫: 日军兵锋西进,从北面对山西侧翼构成直接威胁,牵制了华北守军的力量。

然而,这并非一场击溃战。傅作义将军麾下的晋绥军虽然在装备和空中支援上处于绝对劣势,但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纪律和韧性。

我军虽退,然实力犹存,意志未摧:

1. 保存了有生力量: 战役核心目的之一在于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敌决战。主力部队建制完整地撤至后套防线,依托地形和预设工事进行重整,保持了强大的反击潜力。

2. 予敌有效杀伤: 我军利用预设阵地、灵活机动与“没良心炮”等武器的突袭效果,对日军特别是其配属的伪蒙军造成了可观杀伤,迟滞了其推进速度,增加了其占领成本。

3. 挫敌进攻锐气: 日军虽达成进军目标,但其速战速决、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成果的企图并未完全实现。我军顽强的逐次抵抗,使其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代价,积累了大量的物资与人员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战役中,晋绥军部分部队已开始尝试运用通过秘密渠道获得的、源自“东山”体系的简化版军工技术。

在大同外围的阻击战中,傅作义部某个主力团首次投入了三具仿制的“没良心火箭筒”(铁桶式)。

在一次夜袭反击中,这三具临时赶制的武器向日军一处集结地齐射,巨大的爆炸和飞散的破片一度造成日军中队级别的混乱和数十人伤亡,成功掩护了侧翼一个营的转移。

然而,技术的初步扩散也暴露出其局限性: ·生产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一具发射筒在第三次使用时因铁桶材质不过关而炸裂,造成两名士兵伤亡。

·弹药供应不稳定:黑火药填充的炸药包威力虽可观,但射程和精度远逊于“东山”自用的标准弹药,且难以持续供应。

·缺乏系统训练:操作士兵仅凭简易手册和口口相传的经验,战术运用生疏,未能最大化发挥其威力。

尽管如此,这次有限的应用无疑给了前线将士极大的鼓舞,也让傅作义等将领更加坚定了“以空间换时间,以技术补劣势” 的思路。

他连夜致电后方,要求不惜代价,加派人手和资源,在后套基地秘密扩大此类“特种武器”的小规模生产与训练。

各方反应与战略调整

日军方面: 武藤信义大将虽对进展表示“满意”,但前线部队遭遇的“新型爆炸武器”报告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严令情报部门:“必须彻查傅作义部新式火器的来源!是苏俄援助,还是其自研?绝不允许其形成规模!”

同时,他再次强调“以战养战”的策略,要求加快对已占领矿区、粮区的掠夺效率,以弥补持续作战的消耗。

南京方面: 蒋介石在得知绥远战局及傅作义部“新获利器”阻敌的消息后,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乐见地方实力派能有效消耗日军;另一方面,他又对这种不受控制的“技术扩散”深感忧虑。

“雨农(戴笠字),”他召来军统负责人,“‘东山’的影子,到底有多大了?查清楚,他们的手,伸到了哪里?绝不能让某些人(指阎锡山、李宗仁等)借此坐大!”

加强对地方势力技术渠道的监控和渗透被提上日程。

延安方面: **中央敏锐地注意到了绥远战例中体现出的新技术战术价值。一份由军委发出的指示信正通过秘密交通线送往华北各根据地:

“……应以极大注意力收集与研究对敌作战之新技术、新经验,特别是爆炸物之使用。可选派机灵可靠之同志,设法与北方友军(指晋绥军等)接触,学习其长处,但务必隐蔽、谨慎,以防顽固派制造摩擦借口……”

“东山”基地: 柯明义通过何振军的情报网络,详细分析了察绥会战的经过。他对傅作义部的顽强表示赞赏,但也对其技术应用的粗糙感到惋惜。

“我们的手册,只是给了他们一把钥匙,但想打开胜利之门,还需要一整套匹配的锁具(指工业基础和组织能力)。”

他对李总队长说道,“通知技术支队,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要更侧重于‘适劣化’——如何在更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更稳定、更易用的武器。我们要给出去的是能立刻种下去的‘种子’,而不是还需要精心培育的‘幼苗’。”

在后套防区的指挥部内,气氛凝重而非沮丧。傅作义将军于军事会议上指出:“此役,日寇虽暂据地利,然其兵力愈显分散,补给线愈长。我军退守既有阵地,非为败退,乃为蓄力。

诸君需加紧整补部队,巩固防线,深挖工事,囤积粮弹。光复失地,来日方长。当前要务,是让部队恢复战力,站稳脚跟。我们有了新的‘家伙’,更要有用好这些‘家伙’的新脑子!”

日军方面,关东军司令部亦在进行冷静评估。

武藤信义大将清楚,占领土地仅是开始,要消化成果、将其转化为持续战争能力则困难重重。面对傅作义部主力未受重创、随时可能发起反击的现实,以及广袤占领区内必将兴起的游击抵抗,他下达了严厉的指令:

“命令前线各部,转入巩固防御阶段。立即沿主要交通线及资源点构筑永久性防御工事、碉堡群及封锁沟。组织快速反应部队,对占领区进行不间断的肃清作战,严厉镇压任何抵抗活动,确保后方稳定。

情报部门需加强对傅作义部动向及后套地区防务的侦察,特别关注其新式装备之来源与部署。”

察绥战役的正面大规模交战虽已结束,但战争并未停歇。它转化为一场围绕占领与反占领、清剿与游击、资源掠夺与后勤破袭、技术封锁与反制的更为残酷和持久的较量。

一本由血与火写就的教科书刚刚翻开新的一页,双方都在争取时间,为下一轮更剧烈、也可能更陌生的碰撞做准备。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