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好在,小主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似乎知道往哪里去才活得下去。他就这样一边乞讨,一边踏上了去往县城的道路,苏青青则是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保护他。
很快,他就加入了一支乞丐的队伍,这支乞丐队伍领头的看上去不过十一二岁,年纪虽小,可他很有原则,也很有本事。苏青青观察了几天后,发现这个小乞丐头目不仅能带领大家乞讨到食物,还能在有争斗时,保护队伍中的其他年幼的孩子。
眼睁睁看着金尊玉贵的皇孙殿下沦为乞丐,苏青青心里颇不是滋味,但她转念一想,也许这样才是对小主子最好的保护。毕竟,无论在哪个地方,乞丐都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存在。他们总是脏兮兮的,让人看了就心生厌恶,仿佛多看一眼都会玷污自己的眼睛一般。
想到这里,苏青青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她暗自思忖道:“这样一来,谁能想到堂堂当朝的皇孙殿下,竟然会藏身于一群小乞丐之中呢?”
于是,苏青青将小主子托付给在县城开医馆的儿子周信照看,并嘱咐周信,只要确定小主子一直在眼皮子底下即可,其他任何事情,只要不危及生命,不用过多插手。安排好这一切后,她便离开了县城,急匆匆赶回家去了。
因为她又收到了周勇的来信,在检查过信封没有被拆开的痕迹之后,她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周勇的来信还是一如往常的问候,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她和儿子的关心和牵挂。她逐字逐句地阅读着,仿佛能通过纸张上的文字,感受到周勇在写信时的心情。末尾则是“我很好,勿念”,看到这里,她心里多少有些欣慰。
即使夫妻分离,天各一方,许久才能见一次面。但她知道,他们夫妻同心,彼此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对她来说,这就够了,毕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青青又读了两遍信,她脸上的笑容经久不散,收到这封信,就好像周勇真的跨越了千里,来到她的身边一样。就在她不舍地将信叠好,要放回信封里的时候,这才发现信封里还有其他东西。她好奇地拿出来一看,竟然是另外一封信件和几张银票。
她随意地扫了一眼银票的面额,然后毫不在乎地将银票塞回信封,这才狐疑地将书信展开,待看清信上的内容,她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信上只有简短的两句话:“孤很快要再送一个孩子过来,望青姨时刻做好准备。”末尾则是几句千恩万谢的话。
苏青青真的感到一个头两个大,然而,她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这一切。
—— ——
京城。
时隔四年,太子妃再次怀上身孕。太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懊恼和自责。他明明已经十分小心谨慎,可为何还是让太子妃有孕了呢?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太子的心情异常复杂。一方面,他对这个即将诞生的小生命充满了期待,毕竟这是他和太子妃的孩子,是与他血脉相连的存在;
但另一方面,他又感到无比的害怕。他害怕的不仅仅是再一次面临骨肉分离的痛苦,更担心如果这次再传出去太子妃再次诞下死胎的消息,会引起他人的瞩目。只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会将第一个孩子也暴露出去。
然而,无论如何,孩子已经来了,这就是一种缘分。作为爹娘,太子和太子妃自然是欣喜万分。九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终于到了太子妃发动的这一天。
东宫再次如法炮制,等到东宫传出太子妃再次诞下死胎这个消息一个月后,在遥远的乐安县,又多了一个小婴儿。
太子妃第二次诞下死胎,这件事情很快就在宫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流言蜚语开始不胫而走。最先传出来的是“太子妃不详,无法为皇家诞下子嗣”,但这个说法只在小范围里传播,然后是“太子不仁,死胎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传得沸沸扬扬,但是很快就被“太子身体有问题,所以无法让太子妃生下健康的孩子”压了下去。
然而,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尽管如此,人们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些人暗自松了一口气,因为不管是哪种说法,对他们都是有利无害的;有的人沾沾自喜,认为他的时机终于到了;有的人则是因为太子无法右后,而放下了对太子的防备;而另一些人则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端倪,但由于实在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最终也只能无可奈何地作罢。
所以,太子妃两次诞下死胎这件事只得不了了之。这件事还将许多放在东宫的注意力转移了出去,为东宫争得了片刻喘息的机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之中却悄然兴起了一股为太子立侧妃的舆论浪潮。尽管没有人真正看好这位既没有强大助力,又不知道还能存活多久的太子,但这丝毫不影响朝中那些大臣们进行一场豪赌。
嫡女可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自然是舍不得轻易许配给太子的。但是,家中的庶女却多得数不过来,随便挑选一个出来,也足以匹配太子侧妃的身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