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与蜀州的繁华富庶不同,黔州一直以来都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而名声远扬。每年到了收缴赋税的时候,黔州总是缴纳赋税最少的那个州,这让那些前去追缴赋税的官员们十分头疼。
这些官员最初都是满怀雄心壮志地前往黔州,准备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然而,当他们真正到达黔州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糟糕得多。黔州的百姓生活困苦,交通不便导致物资运输困难,土地贫瘠使得粮食产量低下,与其他州相比,每亩地的收成要少很多。
也有少数官员试图通过私下提高赋税来增加自己的政绩,然而,黔州的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或钱财来缴纳赋税。不管官员如何威逼或恐吓,但都无济于事,因为百姓实在太穷了。
更糟糕的是,黔州的百姓异常团结,每当官员逼迫得太紧时,他们就会聚集起来,将州府衙门团团围住,官员常常被吓得瑟瑟发抖。
最终,官员只能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地离开黔州,甚至有些人还会被黔州百姓们追赶得屁滚尿流,只能夹紧尾巴落荒而逃。
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脱罪,这些官员们常常会用“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样的话语来形容黔州的百姓。他们把黔州百姓描绘成一群凶狠、野蛮、不讲道理的人,就像那传说中的妖魔鬼怪一样可怕。
久而久之,到黔州收缴赋税就变成了一件苦差事。
皇帝并非没有动过派兵攻打黔州的念头,但黔州毕竟已经属于大昭的版图,而且那里的百姓还算比较安分守己,除了赋税交得相对少一些之外,并没有要造反的迹象。此外,黔州多为山区,可供耕种的田地本就不多,所以他们缴纳的赋税比其他州少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只要黔州的赋税能按时收缴上来,皇帝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渐渐地,黔州逐渐变成一个流放之地。官员一旦被贬官,除了岭南、儋州、边疆以外,黔州等地之外,黔州也成了一个好去处。
然而,这一切正中周勇下怀。黔州有着数十万座大山,随便一座大山,都是良好的藏身之地。而且,黔州虽然地处偏远,与京城相隔甚远,但黔州却不是大昭的边境。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远离了边境线上的战火纷飞,远离了京城中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在这里,苏青青和孩子可以过上相对平静的生活,不必整日提心吊胆。
以常人的思维方式来考虑,恐怕谁都难以想象得到他们会藏匿在那样的地方。毕竟,谁不贪于安逸和享受呢?但周勇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夫妻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就去黔州!
由于周勇并不能亲自护送苏青青去往黔州,于是,他辗转托了几个中人,找了一家信誉好口碑高的镖局,委托镖局护送苏青青送往黔州。至于具体是黔州哪个地方,他并没有事先确定,反正他已经提前付给镖局足够绕黔州一圈的银两。等安全抵达黔州境内,苏青青喜欢哪个地方,便在哪个地方落户安家,镖局的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然而,从始至终,周勇只是默默地安排好这一切,一直没有露过面。
随着苏青青一起去黔州的,还有满满几箱子书籍。周勇知道苏青青这一去,就不知要到何时夫妻才能再次相见,一想到以后无法陪伴在妻子身侧,无法亲眼看着孩子成长,周勇心如刀绞。
悲痛之余,周勇将自己毕生所学的医术毫无保留地记录在纸张上,装订成册。他希望这些书籍能代替自己,陪在妻子和孩子身边。以后每一次只要妻子和孩子翻动医书,纸张发出的“沙沙”声,就仿佛是它正对着她们低语一样。
等到孩子稍大一些,如果他对医术感兴趣,就可以先阅读这些书籍。等到日后有机会,他再亲自教导孩子,希望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孩子能够子承父业,将医术发扬光大,倘若,他能等到这一天的话。
夫妻分别的时候,周勇依依不舍地拉住苏青青的手,将自己给孩子起的名字告诉她:如果是男孩,就叫周信,如果是女孩,就叫周晨。
—— ——
果不其然,正如周勇所预料的那样,太子才刚病歪歪地度过十岁生辰,便有人迫不及待地对他动了手。各种阴险狡诈的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用药、用毒、刺杀等,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周勇实在无法确定这些针对太子的阴谋究竟出自谁手。是皇帝本人的授意?还是玉贵妃暗中指使?亦或是后宫中其他育有皇子的妃嫔们所为?毕竟,只要太子仍然稳坐太子之位,他就会一直成为别的皇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这些年来,皇帝在玉贵妃的枕边风吹拂之下,曾经不止一次动过废掉太子的念头。然而,每次他刚提起这个话题,都被朝中大臣们苦苦劝阻。这些大臣们的观点出奇地一致,无非就是太子殿下身为中宫皇后的嫡长子,尽管皇后已经薨逝,但太子除了身体不好之外,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实在没有理由废太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