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知意的平淡生活 >
            第154章 林记面馆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知意的平淡生活 >
            第154章 林记面馆
        
    站在一旁的林知意看到这一幕,急忙上前想要帮忙。她伸出双手,准备去扶住林达的双腿,助他一臂之力。
然而,就在林知意的手即将碰到林达的腿时,林达突然大喊一声:“知意姐,别碰我!”这突如其来的喊声让林知意吓了一跳,她连忙缩回手,满脸疑惑地看着林达。
林达喘着粗气,对林知意说道:“知意姐,我把背篓给你,你先接住。”
林知意闻言,赶忙点头应道:“好。”
林达深吸一口气,用力将手中的背篓递给趴在一旁的林知意。背篓一离手,林达顿感身上一轻。他趁机一个闪身,用尽全身力气将上半身甩到了岸上。上岸后的林达像一滩烂泥一样趴在岸边,大口喘着粗气,显然是累坏了。
林知意接过背篓,只觉得这背篓沉甸甸的,里面装的东西绝对不止四五条鱼那么少。
果不其然,当林知意将背篓里的鱼倾倒在地上时,那些鱼儿“哗啦”一下从背篓里滑了出来,四散奔逃。
林知意定睛一数,不禁惊叹道:“好家伙,竟然有八条鱼!”她看着地上活蹦乱跳的鱼儿,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罢了罢了,既然都已经捞上来了,总不能再把它们扔回水里去吧。”
林知意一边将鱼儿捡回背篓里,一边念叨着:“林达,这里一共有八条鱼,再加上刚才那两条,就有整整十条啦!这么多鱼,咱们肯定是吃不完的呀。”她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林达,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要不,咱们送一条给春兰姐家,再送一条给村长家吧?”
林达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示完全赞同林知意的想法。其实,就算林知意没有提出来,他原本也是打算送一条鱼给桃儿家的。毕竟,他和桃儿已经定下了亲事,现在也算得上是李家的半个儿子了。至于村长,林达虽然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送鱼给他,但村长对他们兄妹一直都很照顾,所以孝敬一下村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林达转念一想,村长家的人口比较多,一条鱼恐怕不太够吃。于是,他提议道:“知意姐,我觉得给村长家送两条鱼可能会更好一些。这样一来,他们全家人都能尝尝鲜,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了。”
林知意自然不会不答应,她动作迅速地将十条鱼分别装入两个背篓中,然后将背篓放置在洞壁旁,确保它们不会倾倒或滑落。完成这些后,四人继续沿着水潭的两侧前行。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洞穴,光线变得越来越昏暗,周围的环境也越发显得阴森恐怖。除了“滴答滴答”的水滴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这让整个洞穴都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氛围。
由于洞顶垂下了许多钟乳石,他们不得不弯腰前行,以免不小心撞到头部。好不容易走完了水潭,然而,他们并没有找到水潭的源头。
相反,眼前出现了许多溶洞,这些溶洞相互连接,错综复杂,仿佛是一个无尽的迷宫。溶洞内异常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而那阵阵阴风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知意当机立断,决定停止前进。于是,几人纷纷转身往回走。
虽然没来得及将这个洞穴探查清楚,但就这个已知的洞穴来看,光林知意目之所及的地方,容纳两三百人应该不成问题。
林达和林尔迅速背起背篓,背篓里的鱼已经完全没有动静了。至于那四只兔子,由于两个背篓已经用来装鱼了,他们只能人手一只。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果然不假。上山时,他们轻车简行,步伐轻快;可下山时,林达和林尔还要额外背负着装了鱼的背篓,以至于他们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
林知意看到这一幕,二话不说就接过了林尔背上的背篓。林尔顿感轻松许多,步伐也变得稳健起来。
回到家,林知意让林达、林尔和林杉三兄弟,将鱼分别送到李德清和杨春兰家去。而她自己,则决定先把鱼全部处理好。
林知意手持菜刀,先将鱼鳞刮干净。接着,她在鱼肚子上轻轻划上一刀,将鱼的内脏全部取出来喂狗。嗯……这里说的喂狗,是真正意义上的喂狗,因为大黄和大黑就在一旁虎视眈眈地守候着。
果不其然,当林知意把鱼的内脏丢在地上的瞬间,大黄和大黑便会迅速将其瓜分殆尽,连一点残渣都不剩。
然后,林知意用菜刀将鱼肚子里那层黑色的薄膜刮除干净。完成这一步骤后,林知意将鱼放入清水中仔细清洗干净,捞起来放在一旁沥干水分。
对于一个连鲤鱼和鲫鱼都难以分辨清楚的人来说,要确定这条鱼到底是什么品种,简直比登天还难。不过,俗话说的好:“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同理可得,无论是黑鱼还是白鱼,只要是可以食用的鱼,那就是好鱼。
待鱼身上的水分基本沥干后,林知意顺着鱼骨的方向,从鱼的中间部位将其切成两大片,然后再将这两大片鱼肉片成鱼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