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六月下旬,学堂的墙壁早已全部粉刷完成,而且已经晾晒了十来天,完全干透了。于是,李德清招呼众人将堆放在角落里的桌椅平均摆放在两间教室里。还别说,桌椅一摆放整齐,瞬间就有了学堂的氛围。
学堂的主体建筑非常简单,只有两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以及一左一右两间隔得老远的茅草房。这两座茅草房就是茅厕了,按照传统的男左女右的布局,男厕在左边,女厕在右边。除此之外,学堂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用作操场,操场的最外圈,则是一圈竹栅栏。
由于参与建造学堂的人都是义务劳动,所以省下了相当大的一笔开销。因此,李德清用这些节省下来的钱,在距离学堂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两间青砖瓦房。其中一间是夫子的卧房,另一间则充做厨房,并简单添置了一些诸如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夫子只需带上自己的铺盖被褥以及换洗衣物,就可以实现拎包入住。
李德清之所以会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要知道,这可是村里的第一座学堂啊!只有给予夫子最好的待遇,夫子才更有可能留在这里任教。
毕竟,夫子可是读书人,和他们这些农人不一样,精贵着呢!试想一下,整个昭国有多少读书人?又有多少农人?可以说,一百个农人里都未必能出一个读书人。
所以,无论怎样精心地对待夫子都不为过。因为好的夫子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因为环境和待遇不好而让夫子溜走了,那可真是让人追悔莫及啊!
两间瓦房后面还有一间茅草房,那便是茅厕了。李德清之所以把茅厕安排在这个位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考虑到读书人通常都比较注重自己的颜面,应该不太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如厕的样子。
因此,将茅厕布局在两间瓦房的后面,就可以给夫子提供一定的**空间。这样一来,夫子在如厕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撞见,从而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
第二天一早,刘立宁的父亲就领着两位上了年纪、留着胡须的男子过来了。这两位男子的装扮颇为相似,年龄也应该相差无几,大约都在四十岁左右。
不多久,张兆旭也领着两位男子过来了。其中一位男子看上去非常年轻,从他那拘谨的样子就看得出来。相比之下,另一位男子则显得沉稳许多,他的脸上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胸有成竹的神情。
一下子有了挑选的余地,李德清不禁喜出望外。然而,他挑来挑去却挑花了眼。他一会儿看看这个,觉得还不错;一会儿又看看那个,感觉也挺好。就这样,他犹豫不决,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于是,李德清决定让老四去把林知意叫过来,他想听听林知意的意见。先不说林知意是学堂的实际出资人,光凭这一点她就有做选择的资格。就拿林知意琢磨出来的这些个新鲜玩意来说,她是个既有想法又有主见的人,听听她怎么说总不会有错。
听见村长找自己,林知意也没问什么事,就急匆匆地跟着李季孝过来了。
一进入院子,林知意更加疑惑,直到看见两张略显熟悉的脸庞,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德清叫她前来的目的,看来这是要挑选夫子了。
果然,李德清三言两语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父女两人自顾自地说着话,以至于并没有留意到有人变了脸色。
待李德清讲完,林知意顿时来了兴趣,她的目光开始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作为一个自幼就熟知孔融让梨典故的中国人,对于长幼有序的观念可谓是深入骨髓。因此,她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两位年纪稍长的男子身上。
然而,这一眼,竟然让她看到了那两个男子流露出的鄙夷之色。林知意惊愕不已,她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是否出了问题。于是,她眨了眨眼,想要再次定睛细看,确认一下那是否真的是鄙夷的眼神。
许是察觉到了林知意的目光,那两个男子像是心有灵犀一般,几乎同时扯动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个十分勉强的笑容。他们之所以会来这一趟,完全是因为听说这里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工钱,这才心动了,决定前来一试。否则的话,就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哪怕是天王老子亲自邀请他们,他们都不会过来。
本来看到这座崭新的学堂,他们心中都生出了不虚此行的感觉。在又得知夫子竟然还能拥有一所单独的小院时,他们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那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名额。
可谁承想,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取舍——让谁走,让谁留下,李家村的村长竟然都做不了主。这不就是上下嘴皮一碰,随口说一句话的事儿吗?
啧啧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好歹也是一村之长,竟然一点男子汉气概也没有。遇到事情,不仅自己拿不定主意,还要依靠一个女人来做决策,这让他们还怎么忍啊?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村长的能力和魄力。如果他们其中一人真的能顺利留在这个村子里,那这女子岂不是有一天也会骑在他们头上,对他们指手画脚、肆意妄为?他们寒窗苦读几十年,可不是来受这种窝囊气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