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周信说得头头是道,似乎事实真是如此。然而,林知意却只是挑了挑眉,既没有表示相信,也没有流露出怀疑的神色。她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然后就不再说话,让人琢磨不透她到底在想什么。
就在距离他们俩不远处的地方,村里的汉子们正忙碌着。他们用仅有的两块扁担和一些树枝以及藤蔓,做出了一个简易的担架。他们轻手轻脚地将阿大挪到担架上,小心翼翼地抬起担架,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归途,向着村庄的方向走去。
李德清没忘记将那块青砖捡起来,毕竟,这块青砖可是花费银子买的。它还得为学堂的建设添砖加瓦,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绝对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别人。
周信牵着缰绳,站在原地,一直目送着队伍走远,他才缓缓地收回了视线。然而,当他转身看向马车上的那两个货郎时,却不禁感到一阵烦躁。马车上的两个货郎疼得哼哼唧唧的,周信不胜其烦。
于是,他将自己的袜子脱了下来,然后分别塞进了这两个货郎的嘴里。他原本是想脱他们自己的袜子的,但他嫌脏。没办法,不想委屈自己的手,只得委屈一下袜子了。
周信完全没有察觉到,就在他转身回去的一瞬间,林知意回头看了他一眼。从始至终,林知意压根就没有相信周信给出的解释。什么进村收天麻,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周信买凉粉时那副大手大脚的样子,不知道多付了多少银子出去。像他这样花钱如流水的人,怎么可能会在乎亲自跑一趟所节省下来的那仨瓜俩枣呢?就算退一万步讲,周信真的是个勤俭节约的人,但是医馆里有那么多小厮和药童可以使唤,他又何必亲自跑这一趟呢?
所以,综上所述,林知意毫不犹豫地断定周信一定是在撒谎。但是她能够感觉到周信并没有恶意,况且他还救了阿大一命。因此,林知意并不打算揭穿他。
然而,林知意的内心却像被无数只小猫在轻轻挠动一般,瘙痒难耐。她始终觉得周信此次前来必定与这群小乞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怎会如此凑巧?可这其中的具体缘由,却令林知意如坠云雾,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间,她灵光一闪,一个念头如流星般疾驰而过。她在心里琢磨开来,保守估计,周信的年龄至少也有三十五岁以上了!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早婚早育,如此推算下来,周信想必早已成家立业。既然已成家,那么自然会有孩子。而且,按照常理来说,名正言顺出生的孩子,根本无需这般藏头露尾、偷偷摸摸地照顾。如此一来,答案简直呼之欲出——这群小乞丐中,极有可能藏着周信见不得光的私生子!
想到此处,林知意的好奇心愈发强烈起来,她的目光如同扫描仪一般,将每个小乞丐都扫视了一遍。但可惜的是,她并没有传说中的透视眼,自然无法从这些孩子中分辨出究竟谁才是周信的私生子。
汉子们轮流抬着担架,孩子们都十分乖巧地跟在他们身后。林知意紧紧地牵着栎儿的小手,而李山根则小心翼翼地抱着花儿。至于李怀乐和李雪冰,由于她们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并没有亲身经历一路上那提心吊胆的惊吓,所以这两人就如同没事人一样,一路上打打闹闹、有说有笑的,好不开心。
也幸而有她们的童言童语,带给队伍不少的欢声笑语,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孩子们时不时偷偷瞥她们一眼,眼里的艳羡怎么也藏不住。
一行人走了一大半路程时,竟意外地遇见了杨春兰和王桂花一行人。其中领头的是杨春兰和四个孩子,王桂花以及大儿媳刘立宁、二儿媳王雪莲走在中间,还有几个眼生的妇人紧紧缀在身后。林知意猜测她们应该是李雪冰的娘亲,以及关系亲近一些的伯娘婶娘。这一群人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进着。
许是因为提前哭过一场,将担忧害怕等情绪通通宣泄了出去。在这群人中,杨春兰反而成为了除王桂花之外最为冷静的人。她不断地出声劝慰着李雪冰那几近晕厥的娘亲,就仿佛她已经成为了这支队伍中的主心骨。也正是因为有杨春兰的安慰和鼓励,李雪冰的娘亲才能一直强撑着,不至于倒下。
突然间,两声清脆而响亮的呼喊声在众人的耳畔响起——“娘!”
刘立宁等人惊愕地抬起头,满脸泪痕的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一群黑压压的人群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朝她们压来,而在这人群的最前方,赫然是两个姑娘。再定睛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女儿又是谁呢?
只见那两个姑娘像一阵风一样疾驰而来,眨眼间,她们便如两只归巢的幼鸟一般,径直扑入了各自娘亲的怀抱。
一时间,整个场面都被哭声所淹没。母亲们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女儿,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倾泻而出。此起彼伏的哭声交织在一起,让人闻之不禁心生怜悯。
杨春兰从惊愕之中回过神来,眼神瞬间就落在了被李山根紧紧抱着的花儿身上。她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花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