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艺之神 >
            第433章 宋《官窑》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艺之神 >
            第433章 宋《官窑》
        
    宫束班造瓷记
第一幕:东京尘里,官窑诏
时间:北宋政和三年,暮春
地点:东京汴梁,官窑监外巷弄、宫束班工坊
人物:
- 赵老栓:宫束班班主,五十余岁,左手缺两指,曾是官窑老窑工
- 陈三郎:二十岁,学徒,手脚麻利却总摔坯,人称“摔坯三郎”
- 李阿福:二十二岁,釉料匠,嗜甜,总偷藏蜜饯在釉料箱里
- 王铁头:二十四岁,窑工,力大无穷,却常记错窑温时辰
- 周监丞:官窑监丞,四十岁,刻板严苛,腰悬金鱼袋
(幕启:汴梁外巷,青石板路沾着晨露,官窑监朱漆大门前悬着“奉旨烧造”黄旗。宫束班工坊在巷尾,土坯墙漏着风,院内堆着碎瓷片,陈三郎正蹲在地上,捧着半块素坯发抖。)
陈三郎:(声音发颤)班主,对不住……这是今早第三块了。
(赵老栓从里屋出来,左手空荡荡的袖口晃了晃,捡起碎坯摸了摸,指尖沾着细泥。)
赵老栓:(叹口气)三郎,你这手跟长了刺似的,捏坯要像抱娃娃,不是抓泥鳅。
(李阿福叼着蜜饯,端着釉料碗跑出来,碗沿沾着青釉,差点撞上周监丞的官靴。)
周监丞:(皱眉,踢开脚边碎瓷)赵老栓!官家要在重阳节用新窑瓷祭天,监里拨了你们宫束班,三个月内烧出“天青釉弦纹樽”,烧不出——
王铁头:(突然插话)大人放心!上次烧梅瓶,我记漏半个时辰都没裂!
(赵老栓狠狠瞪了王铁头一眼,后者挠挠头,才想起上次梅瓶全成了“歪脖子”。)
赵老栓:(拱手)监丞放心,宫束班虽没烧过官窑器,但定尽全力。
(周监丞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丢下一句“若出废品,你们这班底也别想留了”。工坊里顿时静下来,李阿福把蜜饯核吐在碎瓷堆里。)
李阿福:班主,官窑的天青釉要“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色,咱平时烧的都是民窑粗瓷,哪会调这釉?
(陈三郎攥紧衣角,王铁头蹲在地上数碎瓷片,赵老栓走到工坊最里面,揭开一块黑布,露出半块残片——釉色泛着淡青,正是早年他在官窑当学徒时,偷偷藏下的官窑试釉片。)
赵老栓:(摸着残片)我在官窑待过十年,当年老师傅说,天青釉要掺玛瑙末,还要等“松木燃到七分,松烟聚而不散”时封窑。只是……
王铁头:只是啥?
赵老栓:只是玛瑙贵如金,咱哪来钱买?
(陈三郎突然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几颗碎玛瑙——是他娘临终前留的簪子,被他敲碎了。)
陈三郎:班主,这能用上不?我娘说这是好东西,能映出天色。
(赵老栓看着碎玛瑙,又看看三个徒弟,突然笑了,左手空荡荡的袖口晃了晃。)
赵老栓:好!从今日起,三郎练捏坯,阿福调釉,铁头管烧窑。咱宫束班,就不信烧不出官窑瓷!
第二幕:釉里藏愁,火中寻色
时间:两个月后,盛夏
地点:宫束班工坊、窑房
人物:赵老栓、陈三郎、李阿福、王铁头、周监丞(客串)
(幕启:工坊里满是釉料味,李阿福趴在桌上,面前摆着十几个小碗,有的泛灰,有的泛绿,他嘴里叼着蜜饯,眉头拧成疙瘩。陈三郎坐在案前,手里捧着素坯,指尖稳了许多,却还是在捏弦纹时,多捏出一道棱。)
陈三郎:(懊恼地捶桌子)又错了!官窑的弦纹要“直如松,匀如丝”,我这怎么像歪脖子树?
(赵老栓走过来,从他手里拿过素坯,用指尖轻轻刮掉多余的泥,动作慢却稳,不一会儿,三道弦纹就像刻上去的一样齐整。)
赵老栓:捏弦纹时,腕子要贴在案上,像船顺着水走,不是逆着浪冲。你再试试。
(陈三郎跟着学,这次弦纹虽还有点歪,却比之前强了不少。这时王铁头从窑房跑进来,满脸黑灰,手里拿着块烧裂的瓷片。)
王铁头:班主!又裂了!这次我盯着窑温,没记错时辰啊!
(李阿福凑过去看,瓷片上的釉色发暗,边缘还沾着焦灰。)
李阿福:铁头,你是不是又把松木和杂木混着烧了?松烟要纯,杂木烟太冲,釉面会被熏黑。
王铁头:(挠头)我看杂木堆得近,就顺手扔进去了……下次不扔了!
(接下来半月,工坊里再没断过烟火。陈三郎的素坯越捏越匀,弦纹直得能当尺子;李阿福调的釉色,终于有了“雨过天青”的淡蓝,只是偶尔会掺进蜜饯碎屑,得仔细挑出来;王铁头把窑房的木柴分了类,松木堆在左边,杂木堆在右边,还在墙上画了“松木”“杂木”的记号。)
(一天清晨,周监丞突然来巡查,看到工坊里摆着十几块素坯,釉色泛着淡青,脸色稍缓。他拿起一块素坯,指尖划过弦纹,却突然皱起眉。)
周监丞:这弦纹间距差了半分,官家祭天用的器物,差一丝都不行!赵老栓,你们若再这么敷衍,我就换别的班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