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艺之神 >
            第363章 唐《青铜2》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艺之神 >
            第363章 唐《青铜2》
        
    唐宫束班造镜记
人物表
- 李憨子:宫束班掌作,三十余岁,膀大腰圆,手劲惊人却总磕磕绊绊,人称“憨掌作”
- 王显眼:宫束班匠人,二十七八,眼尖手快,爱出风头却常弄巧成拙,人送“显眼包”
- 张老栓:宫束班老匠人,年近六旬,手艺精湛,话少心细,是班中“定海神针”
- 赵小幺:宫束班学徒,十五六岁,机灵好学,总跟在李憨子和王显眼身后打杂
- 监造官:朝廷派来的监工,四十岁上下,面冷心细,对器物质量要求严苛
第一幕:差事临门
【场景】长安城西市旁的宫束班工坊,院内堆着青铜块、锡料,墙角立着铸镜用的陶范,阳光透过木窗洒在磨镜石上,泛着微光。
【开场】李憨子正举着大锤砸青铜块,锤柄没攥稳,“哐当”一声砸在铁砧旁,震得地上的铜屑乱飞。王显眼蹲在一旁打磨半成品铜镜,见状“噗嗤”笑出声。
王显眼:(直起腰揉着发酸的胳膊)憨掌作,您这一锤下去,是想把长安城的地基砸穿呐?再这么练,咱们这月的铜料都得让您砸成铜末子!
李憨子:(涨红了脸,把锤往地上一杵)你懂个啥!这青铜得砸透了,炼出来才没杂质!上次你铸的那面镜,边缘薄得跟纸似的,还不是没砸够料?
赵小幺:(捧着一摞砂纸跑过来,小声劝)掌作,王哥,别吵了,张师傅说今天可能有新差事来呢。
话音刚落,院外传来马蹄声,监造官带着两个随从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卷黄绸包裹的东西。张老栓连忙放下手中的刻刀,领着众人上前见礼。
监造官:(展开黄绸,露出一张图纸)宫束班接旨,半月之内,铸一面“金背瑞兽葡萄镜”,按此图样式,直径需达二尺,背贴金壳,纹饰要精雕细琢,不得有半分差错。
李憨子:(凑过去看图纸,眼神发直)这、这瑞兽的爪子得刻多细啊?还有这葡萄藤,缠来缠去的,要是刻歪了可咋整?
王显眼:(抢在李憨子前面拱手)大人放心!咱宫束班别的没有,就是手艺硬!别说半月,十日之内,保准给您造出一面绝无仅有的好镜!
张老栓:(拉了拉王显眼的衣袖,低声提醒)显眼,这金背铜镜工艺复杂,贴金、鎏金、刻纹哪一步都不能急,十日太紧了。
监造官:(瞥了王显眼一眼,语气严肃)本官要的是精品,不是急活。半月后,若铜镜不合规制,你们宫束班今年的俸禄就都别要了。(说完,甩袖离去)
【特写】李憨子看着图纸上繁复的瑞兽葡萄纹,挠了挠头;王显眼拍着胸脯,却悄悄咽了口唾沫;张老栓拿起图纸,仔细端详着每一处细节。
第二幕:洋相百出
【场景】三日后,工坊内搭起了铸镜的陶范,李憨子带着赵小幺熔铜,王显眼跟着张老栓刻制范模,空气中弥漫着铜水的热气和陶土的腥味。
【片段一:熔铜风波】
李憨子把青铜块扔进熔炉,烧得通红的铜块渐渐融化成金水。赵小幺蹲在一旁,拿着长勺准备舀铜水。
李憨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大声指挥)小幺,把勺举稳了!这铜水温度高,洒出来能把你鞋烧穿!
赵小幺:(紧张得手发抖)掌作,我、我有点怕……
王显眼:(从范模旁跑过来,凑到熔炉边)憨掌作,你这熔铜的火候不对啊!上次我在城南见老铜匠熔铜,火得再旺点,铜水才亮堂!
李憨子:(瞪了他一眼)你懂啥!这青铜和别的不一样,火候太旺会烧化锡料,到时候铜镜脆得跟瓦片似的!
王显眼:(不服气地伸手去拨熔炉里的柴火)我看你就是怕麻烦!你瞧,这火一旺,铜水不就更亮了?
话音刚落,“哗啦”一声,熔炉里的铜水因为柴火突然增多,溅出几滴,落在王显眼的衣角上。王显眼吓得蹦起来,伸手去拍,结果把旁边装陶土的筐子撞倒,陶土撒了一地。
张老栓:(听到动静走过来,看着满地狼藉,叹了口气)显眼,铸镜讲究“稳”,你这么毛躁,怎么能成?憨子,熔铜火候要匀,你别跟他置气,先把铜水舀出来,凉了就不好用了。
李憨子:(没好气地瞪了王显眼一眼,接过赵小幺手里的长勺)算你运气好,没溅到肉上!下次再瞎捣乱,我让你去扫一个月的工坊!
【片段二:刻纹窘境】
另一边,张老栓正在陶范上刻瑞兽的眼睛,王显眼蹲在旁边,拿着刻刀模仿着刻葡萄藤。
王显眼:(看着张老栓刻的瑞兽眼睛,圆溜溜的,活灵活现,忍不住赞叹)张师傅,您这手艺也太神了!这瑞兽的眼睛,跟真的似的,好像下一秒就要从范模上跳下来!
张老栓:(手上没停,语气平淡)刻纹要“细”,瑞兽的毛发、葡萄的颗粒,都得一笔一笔刻,不能有半点马虎。你看这葡萄藤,要顺着长势绕,不能断,也不能歪。
王显眼:(信心满满地拿起刻刀)我明白!不就是绕着刻嘛,我肯定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