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初冬的“校园易租”总部会议室,气氛热烈而庄重。林薇薇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身后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关键词——“全球50国”“1000所高校”“全生态体系”,这些字眼勾勒出校园业务部未来十年的宏伟蓝图。今天,她要和核心团队一起,敲定这份足以影响校园经济行业格局的“十年规划”,让“校园易租”从中国校园服务商,真正迈向全球校园经济的领军者。
“过去七年,我们从服务1所高校到覆盖全国500所,从单一租赁业务到‘租赁 电商 公益’的多元模式,证明了校园经济的巨大潜力。”林薇薇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场的20位核心成员,“但这还不够。未来十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校园经济服务提供商,不仅要把业务拓展到50个国家,更要打造‘校园消费 校园创业 校园服务’的全生态体系,让全球学生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有温度的校园生活服务。”
她话音刚落,技术部负责人陈凯就迫不及待地提问:“林姐,要覆盖50个国家的1000所高校,技术研发是核心支撑。我们目前的系统能否适配不同国家的校园场景?比如语言、支付方式、物流体系的差异。”
这个问题正是林薇薇重点思考的方向。她点击电脑,调出“技术研发三年攻坚计划”的PPT:“针对全球适配问题,我们将投入5亿元成立‘全球校园技术研究院’,分三个阶段突破:第一阶段,用1年时间完成多语言系统开发,支持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0种主流语言,同时接入各国主流电子钱包和物流服务商;第二阶段,用2年时间优化AI算法,让智能客服、库存管理、配送调度能根据不同国家的校园需求动态调整;第三阶段,研发‘校园元宇宙服务平台’,为海外高校提供虚拟校园社交、线上实训等创新服务。”
为了确保技术落地,林薇薇还计划与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合作——与谷歌合作开发多语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搭建全球分布式服务器,与特斯拉合作研发适用于校园场景的无人配送车。“我们要通过‘自主研发 外部合作’的模式,构建全球领先的校园技术体系。”林薇薇补充道。
人才培养是实现十年规划的另一关键。人力资源总监张莉提出:“全球业务拓展需要大量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目前团队在这方面还有缺口。”
针对这一问题,林薇薇推出了“全球校园人才计划”:一方面,与国内20所高校的国际商学院、计算机学院合作,设立“校园易租奖学金”,定向培养国际化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团队实习或工作;另一方面,在海外设立“人才孵化中心”,在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招聘当地优秀人才,通过“本土人才 中国团队”的搭配,快速适应当地市场。
“我们还要建立‘全球人才交流机制’,每年选派100名核心员工到海外高校、企业交流学习,同时邀请海外合作伙伴到中国总部培训,培养具有全球思维的复合型团队。”林薇薇说,“人才是事业的根基,只有打造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才能支撑十年规划的落地。”
海外拓展是十年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东南亚运营负责人张悦分享了目前的进展:“我们在泰国、马来西亚的30所高校试点已经取得成功,接下来计划用3年时间覆盖东南亚10国的200所高校,5年时间进入欧洲、北美市场,10年时间完成全球50国1000所高校的布局。”
为了降低海外拓展风险,林薇薇提出“因地制宜”的策略:在东南亚市场,重点推广“教材租赁 校园电商”业务,结合当地学生的消费习惯,引入更多平价美妆、热带食品等商品;在欧洲、北美市场,聚焦“校园创业孵化 绿色校园服务”,与当地高校合作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推广太阳能路灯、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等绿色产品;在非洲市场,优先开展“乡村教育帮扶 校园基础物资供应”,为当地学生提供免费的线上辅导和平价教材。
“不同国家的校园需求差异很大,不能盲目复制国内模式。”林薇薇强调,“我们要组建‘海外市场调研团队’,每进入一个新国家,都要提前6个月开展调研,了解当地的教育体系、学生消费习惯、政策法规,制定个性化的落地方案。”
产学研合作是十年规划的重要保障。林薇薇团队已经与全球20所知名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包括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等。合作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联合开展校园经济研究,分析不同国家的校园市场趋势,为业务拓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共建“校园创新实验室”,研发适用于校园场景的智能硬件、绿色能源产品;三是开展学生交换项目,为双方学生提供实习、创业的平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