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林薇薇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壁。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阳染成暖金色,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可她眼前却总浮现着林氏集团会议室里那些凝重的脸——上周的危机会议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父亲林正宏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刺眼,部门主管们紧锁的眉头、此起彼伏的叹息,还有白板上密密麻麻标注的“校园业务亏损”“竞品抢占市场”等红色字样,都像重锤般敲在她心上。
咖啡早已凉透,林薇薇却没喝一口。她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三年前。那时她刚从国外名校毕业,手握好几家大厂的录用通知,父亲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薇薇,回林氏帮爸爸吧,你学的市场营销正好能用上。”可她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爸,我想先去外面闯一闯。大厂的平台不一样,能接触到更前沿的打法,等我攒够经验,说不定能给林氏带来新东西。”
父亲当时笑着拍了拍她的肩,没再多说什么,只嘱咐她“注意身体”。这三年里,她在大厂从基层专员做到项目负责人,主导过好几个千万级曝光的营销案例,薪资翻了三倍,也成了同事口中“能扛事的林姐”。可她心里清楚,自己对林氏始终有份牵挂——每次回家,总能看到父亲书房的灯亮到深夜;偶尔和母亲视频,也会听到她小声抱怨“你爸最近老失眠,总担心公司的事”。
这次林氏的危机,是校园业务先爆了雷。林氏主营文具和办公用品,校园渠道一直是核心板块,占总营收的三成以上。可今年上半年,几家互联网公司突然入局,推出“智能文具 线上社群”的新模式,不仅用低价抢占市场,还通过校园KOL营销吸引了大量学生群体。林氏反应慢了半拍,等到想调整策略时,已经丢了近一半的校园客户,三季度财报直接出现亏损。
危机爆发后,父亲第一时间给她打了电话,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疲惫:“薇薇,你能不能回来?公司现在太需要懂年轻人、懂新营销的人了。”挂了电话,林薇薇彻夜未眠。一边是自己奋斗了三年的事业——她刚接手一个重要的跨境营销项目,团队磨合了半年才找到节奏,放弃的话,不仅可惜,更是对团队的不负责任;另一边是倾注了父亲一辈子心血的家族企业,现在正站在悬崖边上,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它倒下?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薇一边处理大厂的工作,一边利用下班时间研究林氏的校园业务数据。她发现,林氏的问题不在于产品质量,而在于营销模式太传统——还在靠线下经销商铺货、在校园里贴海报,既触达不到核心用户,又跟不上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但她也清楚,自己如果完全回林氏,意味着要放弃大厂积累的资源和经验,而且她对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熟悉,贸然接手很可能适得其反。
“或许,不一定非要二选一?”周五晚上,林薇薇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笔尖顿了顿,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立刻打开电脑,调出林氏校园业务的资料,又翻出自己在大厂做外部合作项目的案例,越看越觉得可行——她可以不辞职,而是以外部顾问的身份帮林氏做策略,这样既能保住大厂的工作,又能为家里出力。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林薇薇周六一早便去了大厂附近的咖啡馆,约了自己的直属领导张姐见面。张姐是业内有名的“铁娘子”,但对下属一直很照顾,当初林薇薇能快速成长,离不开她的指导。
“张姐,我想跟您说个事。”林薇薇把咖啡推到张姐面前,深吸了一口气,“我家里公司最近遇到点困难,需要做校园业务的策略调整,我想以外部合作顾问的身份帮他们,每周抽两天晚上和周末半天对接工作,不会影响咱们团队的项目进度,您看可行吗?”
张姐搅拌着咖啡,抬眼看向林薇薇,眼神里带着审视:“你家里的事我听说了,林氏的危机在行业里传得不少。但你要想清楚,外部顾问不是随便当的,既要对合作方负责,又不能耽误咱们这边的工作。你现在手上的跨境项目正到关键期,要是分心,很容易出问题。”
“我明白。”林薇薇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计划表,“这是我做的时间规划,咱们团队的项目我会优先推进,每天保证8小时高效工作,跨境项目的周报和进度会提前一天发给您。给林氏做顾问的时间主要放在晚上7点到10点,还有周六下午,绝对不会占用工作时间。而且我只负责策略输出,不参与他们的日常管理,不会牵扯太多精力。”
张姐接过计划表,仔细看了几分钟,又抬头看了看林薇薇紧绷的脸,突然笑了:“你这孩子,还是这么较真。其实我也知道,你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现在家里有事,你不可能不管。我跟总部申请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批个‘弹性合作’的名额——只要你能保证咱们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外部顾问的事,公司应该不会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