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其实说到底,陈俊杰没提前注意到祁同伟,真不能怪他不上心,也不是能力不足。
按正常流程,组织对年轻干部的考察周期至少要一年。
可祁同伟根本就是个例外——才半年工夫,就把二王村彻底变了样,还谋划出一套完整的示范方案。
为了确保计划顺利推进,他甚至要求所有相关人员严守秘密。
这种情况下,外人怎么可能摸清底细?
等事情浮出水面时,大局已定,早已超出了他所能干预的范围。
这口锅,不该由他来背。
很快,陈俊杰调整了思路,坦然开口:
“祁主任,即便这件事最终是好事,但对我们青年组织的具体工作来说,确实带来了一些现实难题。”
“我知道您旗下有不少企业,还有不少技术含量高的厂子。”
“我这次来,是想请您帮个忙,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些学生实践的机会?”
“我们要带年轻人下去锻炼,需要一些实际项目支撑。”
一旦理解了祁同伟的高度,陈俊杰便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他已经明白,对方考虑问题是从整体出发,不会计较细枝末节。
只要请求合情合理,对方不会推脱。
祁同伟笑了笑:
“我当初也是靠参加青年组织的活动,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现在有了条件,当然愿意反哺。”
“你们要项目,我们这儿多的是。
还得感谢你们一直支持我们的工作呢。”
第二天,祁同伟和钟小艾带着一行人乘飞机返回京城。
队伍里的许正阳是祁同伟的贴身保镖,自幼无亲无故,唯一的亲人就是授艺的师父。
临近春节,祁同伟特批他长假,让他回中原老家好好陪师父过年。
杨建华是钟小艾的保镖,籍贯南粤,自然也是坐飞机返乡。
至于管春秋和于莉,早就把家安在了二王村,省去了奔波之苦。
这次回京的,就只有祁同伟一家三口,加上张素素母女三人。
钟夫人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她抱着外孙钟爱军,满脸欢喜地说:
“今年总算一家人齐整地团聚了!往年都是卫国忙工作,连带素素她们也顾不上回来。
这次还真是托了同伟的福,咱们才算真正团圆了!”
祁同伟笑着回应:
“您这话可别说了,大嫂投身事业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她是优秀人才,我们求之不得呢。”
钟小艾也接话道:
“示范区的学校明年就要全面开学了,正缺老师。”
“大嫂要是过去,正好可以施展才华。”
钟夫人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难得清闲的钟声也凑过来,问几个小辈:
“乡下生活有意思吗?”
四个孩子齐刷刷点头:
“有意思!”
钟声语重心长地提醒:
“可别光图热闹,农民伯伯种地是很辛苦的,看着轻松,其实是靠力气换来的。”
没想到钟爱军仰起小脸,一脸认真地说:
“爷爷,你说错了。”
“农民伯伯一点都不累。”
“他们全程用机器干活,几乎不用自己动手。”
咦?
钟声一愣,抬头看向祁同伟:
“你们那边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祁同伟笑了笑:
“二王村是示范区的核心,全链条机械化基本实现了。”
“不只是这里,整个示范区都差不多完成了机械化覆盖。”
“现在工人太宝贵了,必须靠设备顶上去。”
“不然单是人工成本,就撑不住。”
钟声有些不解:
“这跟用工又有什么关系?”
祁同伟苦笑了一下:
“丰收集团的总部就在示范区,各个工厂都在扩产,用人需求太大了。”
“不管是农机厂、养殖场,还是食品加工厂,”
“都需要大量人力支撑。”
“在示范区里,工人真是稀罕资源。”
“而丰收集团的员工大多来自本地农村,这就为农田实现全链条机械化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背后其实是一笔明明白白的经济账。”
“进厂干活挣的钱,远比在家种地多得多。”
“这一点,现在如此,将来也不会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让工人请假回去下地管理庄稼,划不来。”
“农民心里都有杆秤,他们最会算这笔账。”
“这样一来,用机器完成播种、管护和收割,就成了必选选择。”
“再说,要是让家里的老人顶着烈日下田,年轻人也不安心——万一累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两相权衡之下,农业全程机械化自然就推开了。”
“反过来,越是远离示范区的地方,家里人口越多的农户,越难推进全面机械化。”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经济账不合算。”
钟声一点就通:
“关键还在于当地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
祁同伟轻轻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