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的手指在快艇控制面板上划过,一串红色警告刚跳出来就被他按了下去。返航程序启动后第三分钟,主舰通讯频道自动接通,小李的声音立刻冒了出来。
“你们再晚回来十分钟,我就要派救援队了!刚才能源系统抖了一下,我还以为你们被什么东西咬住了。”
“没被咬住。”陈渊一边输入对接密码一边说,“但说不定有人正盯着咱们的屁股看。”
林悦从后面探头看了眼后方星域,对接通道外漆黑一片,只有Z-17空间站微弱的轮廓还在视野里。“那通风口的事……真不是错觉?”
“反光角度太正,拧得也太急。”陈渊把快艇稳稳停进舱位,“正常维修不会用金属片去盖通风格栅,还特意磨平边缘。”
小李已经穿着工装站在舱门口,手里拎着扫描仪。“我已经让系统断网了,外部接口全闭。你们带回来的东西,先过一遍。”
三人把随身装备放在检测台上,包括那枚交出去的脱敏芯片备份。扫描仪嗡嗡响了几轮,最后在快艇外壳右翼根部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残留——频率极低,像是某种被动追踪标记。
“不是我们常用的波段。”小李皱眉,“也不是海盗那边的制式编码。这玩意儿贴上来得悄无声息,连预警都没触发。”
陈渊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看了一会儿,“清除它,别反弹信号。另外,主舰所有对外链路切断,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只开被动接收。”
“咱这是要当哑巴了?”小李抬头。
“现在说话等于喊‘快来打我’。”陈渊拍了下他的肩膀,“等风头过了再开口。”
主舰缓缓脱离对接轨道,引擎轻推,慢慢滑入深空。没有跃迁,也没有加速,就像一片落叶顺水流漂远。
回到指挥区,林悦立刻调出航行日志,开始加密归档。每一条记录都被拆成碎片,分散存储在不同节点,连她自己都得拼三次才能还原完整内容。
“韩征给的信息有用。”她边操作边说,“那七个静默劫掠点连成的三角区,确实绕开了G-9方向。但他们避开的地方,往往藏着不想让人碰的东西。”
“所以咱们不去G-9。”陈渊站在星图前,“但现在也不能停。”
小李插话:“可前面全是空白区,连个信标都没有。万一撞上暗流或者废弃雷场……”
“风险肯定有。”陈渊点了点星图边缘一条虚线,“但我更怕原地不动。那个‘齿轮’能清档,说明它怕信息外泄。我们越藏,它越敢动手。不如主动走起来,看看谁先沉不住气。”
林悦停下手指:“你是想当诱饵?”
“不是当诱饵。”陈渊摇头,“是让对手猜不准咱们下一步往哪走。只要他们开始调动序列单位来盯梢,就会露出破绽。”
小李眨眨眼:“所以你是打算……边跑边钓鱼?”
“差不多。”陈渊嘴角动了动,“只不过鱼钩不露在外面。”
会议开了不到二十分钟,决定就这么定了:舰队进入探索模式,采用“三线推进”策略。一条走废弃导航信标带,利用残存信号掩护行踪;一条绕行小行星流外围,借助岩体遮挡探测波;第三条作为应急撤退路线,全程标记隐形浮标。
“无人机群准备好了吗?”陈渊问小李。
“第二批三十架已经充能完毕。”小李打开工程舱监控画面,“等进了深空就分批放,每五小时一批,飞不同扇区。”
“别一次性全撒出去。”林悦提醒,“省着用,坏了可没地方补。”
主舰调整航向,正式进入深空航行阶段。自动驾驶关闭,改为人工轮值监控。陈渊排了第一个班,林悦第二个,小李负责夜间巡查和系统维护。
六小时后,一切正常。
十二小时后,警报响了。
不是战斗警报,而是传感器提示——前方约两万三千公里处,出现间歇性能量脉冲。信号不稳定,时强时弱,每次持续三到五秒,间隔随机。
林悦立刻接手分析。“不像跃迁尾迹,也不像武器充能。频率乱得很,像是……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不会一闪一闪的。”陈渊凑近屏幕,“而且位置固定。”
小李从工程舱赶过来,头发有点乱。“机甲维保系统也报了问题,主力装甲左肩关节有细微裂纹,可能是上次硬抗电磁炮留下的疲劳损伤。我得安排人检修。”
“先处理人命关天的事。”陈渊指着前方,“把航速降到百分之四十,切换被动侦测。别主动扫,别发信号,咱们悄悄看。”
舰队缓缓减速,像一头潜行的猎兽,慢慢靠近那片幽暗星域。
林悦把脉冲数据导入模型,反复比对已知数据库。常规武器、民用设备、星际信标、生物信号……全都匹配不上。
“没见过这种波形。”她最终抬头,“但它确实存在,而且不是一次性的。过去四十七分钟里,它出现了八次,间隔越来越短。”
陈渊盯着舷窗外。那里什么也看不见,只有稀疏的星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