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十二分,训练场的灯还亮着。
陈渊坐在驾驶舱里,手没松开操纵杆。刚才那一轮打完,他没等赵铁锤开口就直接按下了重启键。系统提示音响起,模拟程序重新加载。他知道赵铁锤不会拦他,这个人嘴上不说,但一向懂他。
“你真打算一口气干到天亮?”赵铁锤的声音从控制台那边传来,带着点沙哑。
“差得远。”陈渊盯着屏幕,“刚才最后一击角度偏了三度,脉冲炮充能慢了0.2秒。我还能更快。”
赵铁锤没说话,低头看了眼终端数据。神经同步率71%,反应延迟0.18秒,肌肉记忆曲线稳定上升。这成绩放在新人里已经算炸裂,但他清楚,陈渊要的不是“不错”,是“压倒性赢”。
他点了下头。“行,那就来个正式考核。”
陈渊抬头看了他一眼。
“关闭所有辅助系统,三台敌机围攻,随机陷阱加干扰烟雾。”赵铁锤调出新参数,“成绩录入训练档案,算你结业前最后一次评估。”
陈渊深吸一口气,接口贴片重新校准。
【是否进入模拟战斗模式?】
他按下确认键。
启明双足离地,液压展开,一步跨入模拟战斗室。灯光转红,警报声起。
就在系统启动瞬间,右肩关节又响了。
“咔。”
一声轻响,像是金属咬合错位。陈渊后颈一紧,神经反馈传来短暂刺痛,手指抽了一下。
对面平台三台MK-2同时启动,液压轰鸣,脚步声交错逼近。左侧那台已经开始充能肩炮,右侧两台呈包抄姿态,动作协调得不像AI操控。
陈渊闭眼半秒。
赵铁锤教过他三句话:不看数据,不等提示,不动则静。
他现在不能慌。
睁开眼时,他已经听出了节奏——左边那台启动最慢,右前方那台步频快但落地重,最后面那台在等信号协同。
主攻方向是右前方。
他没动。
三台敌机同时加速,烟雾喷出,视野模糊。右前方那台冲在最前,链锯刃弹出,直劈而来。
陈渊猛地向左横移,链锯擦着装甲划过,火花四溅。
他没退,反而借力蹬墙反弹,贴近左侧敌机。对方还没调头,他肘部重击腰侧传动轴,发出“哐”的一声闷响。
第一台失衡。
右边两台立刻变阵,形成夹击。陈渊不等他们合围,转身贴墙滑行,利用烟雾遮挡路线,绕到后方那台背后。
脉冲炮充能。
“滴——锁定完成。”
第二台判定击毁。
剩下那台开始后撤,肩炮充能,准备远程压制。陈渊没给他机会,低空突进,膝撞直击腿部液压缸。
对方踉跄,他顺势锁臂,反关节压制,将敌机按在地上。
脉冲炮抵住驾驶舱门缝。
“滴——胜利判定。”
灯光恢复白光,警报解除。
陈渊靠在座椅上喘气,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操控服上。神经接口发烫,手臂微微发抖,但他眼神清明。
赵铁锤站在控制台前,调出数据面板,一句话没说。
同步率71.3%,反应延迟0.15秒,整场战斗无重大失误,三次有效命中全部落在关键节点。更关键的是,他在肩部异常的情况下完成了预判反击,甚至利用墙体反弹打出两次非标准战术动作。
这已经不是“有潜力”了。
他走到模拟室门口,等陈渊从驾驶舱下来。
陈渊跳下来时脚下一软,单膝跪地撑了一下才站稳。他抹了把脸,操控服后背全湿透了。
赵铁锤递过来一瓶电解质液,陈渊接过去拧开灌了一口。
“小子,”赵铁锤拍了下他肩膀,“有出息了。”
这是他第一次当面夸人。以前都是“还行”“凑合”“比上次强点”,今天这句话说得干脆利落,没带半点试探。
陈渊咧了下嘴,没说话。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手把手教怎么开机甲的新手了。
赵铁锤转身回控制台,假装检查数据,实则调出了隐藏日志。屏幕上闪过一行记录:
【右肩关节微型校准程序激活,持续0.8秒,未上报主系统】
他手指停在保存键上,点了确认。
这事他先不提。现在不是时候。
“你刚才是怎么发现左边那台最弱的?”他随口问。
“声音。”陈渊靠在墙边,“启动时液压泵有杂音,比另外两台慢0.3秒。而且它转弯时右腿拖了半拍,应该是传动轴磨损。”
赵铁锤点头。
这说明陈渊已经从“看数据”进化到了“听细节”。真正的老手都是这么来的——靠耳朵和手感吃饭。
“下次我给你加一台。”他说。
陈渊喝了口液体,抬眼看他。
“四台围攻,干扰升级,敢不敢?”
“敢。”
赵铁锤笑了下,正要说话,终端突然弹出一条提示:
【模拟程序完成归档,训练数据已加密存储】
他顺手点掉,回头看了眼启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