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的螺旋桨搅碎高原的寒风,陆研新隔着舷窗往下看,海拔5800米的前进营地像撒在雪地里的墨点,红白色的帐篷沿着冰坡依次排开,远处的珠峰主峰藏在云层里,只露出半截银亮的山尖。
“滴——”变形成黑色充电宝的元宝贴在他掌心,传音带着点气流杂音:“陆哥,极光计划的人在营地门口等着呢,李教授带头,身后跟着三个工程师,手里还拎着‘慰问品’,估计是来探咱们的设备。”
陆研新指尖捏了捏充电宝,目光扫过舱外——果然,营地入口站着四五个人,穿深蓝色冲锋衣,胸前的“极光计划”标识在雪地里格外显眼。他深吸一口气,将装着军工级传感器的背包往肩上紧了紧,推门走下直升机。
“陆副研究员,可算等来了!”李教授快步迎上来,脸上堆着笑,目光却不自觉瞟向他手里的背包,“听说你们带了新设备?我们上周刚到,营地的低温舱还没调试好,正想向你们取取经。”
陆研新伸手握了握,指尖触到对方冰凉的手套,笑着点头:“李教授客气了,我们也是来做测试的,设备刚到,还得先归置。”他刻意没提军工级传感器的事,目光越过李教授,看向远处的测试帐篷——张教授的助理正站在帐篷门口挥手,显然已经把设备锁好了。
“哎,别着急归置啊!”李教授侧身拦住他,从身后工程师手里拿过一个保温箱,“这是我们带的高原特供牛肉干,给你们尝尝,咱们都是为了珠峰计划,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滴——”元宝的传音突然急促:“陆哥,他保温箱里藏了个微型信号器!想贴在你背包上,跟踪咱们的设备!”
陆研新眼底微沉,伸手接过保温箱的瞬间,故意手一滑,箱子“咚”地砸在雪地上,牛肉干撒了一地。他连忙弯腰去捡,指尖飞快扫过箱底——果然贴着个指甲盖大的黑色装置,趁捡东西的功夫,悄悄捏在手里,塞进了冲锋衣口袋。
“哎呀,不好意思,手滑了。”陆研新直起身,笑着拍了拍雪,“高原反应还没缓过来,手脚不利索。”
李教授的脸色僵了下,连忙摆手:“没事没事,捡起来就行。”他身后的工程师想弯腰帮忙,却被陆研新抢先一步:“不用麻烦,我们助理来就行。”
张教授的助理快步跑过来,蹲下身捡牛肉干,趁机凑到陆研新耳边:“陆哥,帐篷锁好了,元宝让我在门口装了微型摄像头,他们靠近就报警。”
陆研新点头,直起身对李教授说:“李教授,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得赶紧去调试设备,总指挥部催得紧,回头再跟您细聊。”说完,不等对方回应,转身就往测试帐篷走。
身后传来李教授的声音:“那你们忙!有需要帮忙的随时喊我们!”
陆研新没回头,掌心的充电宝震了下,元宝的传音带着气鼓鼓的电流音:“他肯定发现信号器没贴上!刚才他身后的工程师,手都摸向口袋里的备用器械了,幸好你摔得及时!”
“知道了。”陆研新压低声音回应,走进测试帐篷,反手锁上拉链。帐篷里很暖和,军工级传感器已经摆在桌上,屏幕亮着淡蓝的光。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微型信号器,捏在手里看了看,对充电宝说:“能破解吗?看看他们想传什么数据。”
“小意思!”元宝的声音透着得意,“我现在就破解,顺便给他们发点假数据,让他们以为咱们的设备还没调试好!”
帐篷门帘突然被风吹得动了动,陆研新抬头看向门口——张教授的助理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陆哥,总指挥部发来消息,那个借调的工程师已经被停职了,还查出他收了极光计划的好处,把咱们的校准数据改了。”
陆研新点头,将信号器放在桌上:“看来李教授是不死心,想在测试前搞点小动作。”他走到传感器旁,点开屏幕上的监测软件,“元宝,把假数据发过去,让他们放松警惕,咱们今晚连夜调试设备,明天一早直接开始测试,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收到!”元宝的传音里满是干劲,“我还查了他们的测试计划,明天下午才开始,咱们早上测完,数据直接发总指挥部,让他们想抄都来不及!”
陆研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假数据,又看了眼窗外——雪还在下,极光计划的帐篷就在不远处,灯光亮着,显然也在忙。他知道,明天的测试,不仅是纳米陶瓷基片的战场,更是他们和极光计划的最后一场较量,但有元宝这个“技术卧底”在,这场雪地里的交锋…
后半夜的雪越下越紧,测试帐篷里的军工级传感器屏幕泛着冷光,陆研新指尖划过参数面板,将基片固定在低温舱内——距离测试启动还有一小时,元宝正伪装成帐篷的温控器,实时拦截着极光计划的信号。
“滴——”传音突然响起,元宝的电子音里带着点兴奋:“陆哥,李教授他们信了假数据!刚给总指挥部发消息,说咱们的设备‘还在调试,传感器精度不稳’,还说他们明天下午就能出结果,让总部优先看他们的报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