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坎:新手卖家的至暗一周
韩枚刚把“宿舍三件套”的订单统计完,正准备发给父亲,闲鱼的“消息中心”突然弹出一条红色警告——“您的商品涉嫌图片侵权,已做下架处理”。她盯着屏幕上的削皮器商品链接,手指点了好几次都没打开,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前一天晚上,为了赶在流量高峰前上架新品,她嫌父亲拍的粘钩图光线太暗,随手从网上搜了张“宿舍粘钩实拍图”P了自己的水印,想着“就一张图,应该没人发现”。可现在商品下架,连带着之前积累的几十条曝光记录也没了,她赶紧去翻平台规则,才看到“盗用他人图片可处账号限流”的条款,后背瞬间冒了冷汗。
她咬着牙重新修图,把父亲拍的原图调亮、裁剪,折腾了整整两节课的课间,才终于把粘钩重新上架。可还没等她松口气,微信就收到了父亲的语音,语气带着慌乱:“枚枚,之前给咱发货的粘钩商家跑路了!我今天去市场找他,摊位都空了,还有俩老板说他欠了货款,好多代发的货都没发……”
韩枚的脑子“嗡”的一声,立刻去翻订单——昨天刚接了八单粘钩,其中五单已经付款等着发货。她赶紧给那五位买家发消息道歉,说“货源出了点问题,能全额退款并赔5元补偿”,有三位买家同意了,另外两位却不依不饶:“耽误我用了,就赔5块?必须赔10块,不然就投诉你虚假发货!”
她没办法,只能自掏腰包多赔了10块,八单退款加补偿,一下子亏了70多块——这是她之前两天的利润。晚上跟父亲视频时,韩栋坐在义乌出租屋的小板凳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进货单,声音发哑:“都怪爸没核实清楚商家,以为能代发就靠谱……我明天再去市场找新商家,哪怕贵点也找个有门店的。”
韩枚看着父亲愧疚的样子,把到嘴边的抱怨咽了回去,只说:“没事爸,咱下次找商家时,记着要个营业执照照片,再留个固定电话。”挂了视频,她趴在桌上盯着账本,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刚看到点赚生活费的希望,就接连踩了两个坑。
可更糟的还在后面。周三早上,闲鱼突然弹出一条“平台介入”通知,之前买削皮器的一位买家投诉:“商品与描述不符,说能削苹果,实际根本用不了,卖家还拒绝退款”,并附上了聊天记录截图。韩枚赶紧翻记录,发现自己上周忙着赶实验报告,漏看了这位买家的消息,对方连发三条询问都没得到回复,才气冲冲地投诉了。
她慌了神,赶紧按攻略里说的“收集证据”,翻出父亲当时拍的“削皮器削苹果”的视频,又找出和买家的聊天记录,证明是自己漏看消息而非故意拒绝。她把证据提交给平台,又反复给买家发消息道歉:“真的对不起,我是学生,上周实验报告赶工漏看了消息,您要是觉得不好用,我给您全额退款,货您留着行吗?”
折腾了整整一天,平台终于判定“卖家非故意违约,协商处理”,买家同意了退款,但临走前给了个差评:“服务差,漏看消息,商品一般”。看着店铺首页第一次出现的红色差评,韩枚的心像被针扎了——她知道,闲鱼买家最看重信誉,这条差评可能会让接下来的订单骤减。
为了挽回信誉,她只能在差评下面诚恳回复:“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因为学业忙漏看消息是我的错,已全额退款补偿。现在每天固定时间回复消息,会更用心做好服务~”她还特意在微信群里发了个“差评致歉”的红包,跟老顾客解释情况,好在同学们都理解,说“没关系,谁都有忙的时候”。
可麻烦就像串起来的珠子,没完没了。周五下午,父亲终于找到了新的粘钩商家,拿货价1.7元20个,比之前贵了两毛,韩枚把售价调到10.9元,想着能少赚点但先稳住货源。可刚上架没多久,她就收到了平台的“价格异常”提醒:“您的商品涉嫌低价引流后涨价,违规积分 1”。
她懵了——之前卖9.9元,现在成本涨了,涨价不是很正常吗?她去查违规规则,才知道闲鱼禁止“先低价吸引流量再涨价”,哪怕是成本原因也不行。她只能把价格调回9.9元,每单倒贴两毛,心里又气又急:“怎么连涨价都不行?”
更让她崩溃的是,当天晚上统计订单时,她发现闲鱼的曝光量从之前的一天两千多跌到了三百多,一天只出了两单。她盯着后台的“账号健康度”,看到“图片侵权”“违规涨价”两个红色标记,终于忍不住哭了——这一周,侵权、商家跑路、投诉差评、违规扣分,几乎把新手卖家能踩的坑全踩了一遍。
室友回来看到她趴在桌上哭,递过来一张纸巾:“别难过了,你这才开多久啊?我姐开网店前三个月都在赔钱呢。”韩枚抹掉眼泪,看着室友递来的纸巾,突然想起父亲昨天发的消息:“新商家找好了,营业执照拍给你了,今天发了五单,都有物流了”;想起微信群里还有同学问“挂袋啥时候补货”;想起第一次赚4.6元时的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