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夏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守白的工作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将最后一笔颜料涂抹在画布上,然后缓缓后退几步,审视着这幅耗费了数月心血的毕业设计作品。
“完成了……”她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的轻盈。
几乎是本能地,她拿起手机,向远在纽约的诺亚发去了视频邀请。电话很快被接通,屏幕那端出现了诺亚熟悉的脸庞,背景是哥大图书馆的一角。
“诺亚,我完成了!”守白的语气中难掩兴奋,“我的毕业设计,《五行能量场的视觉化呈现》。”
诺亚的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我就知道你能做到,小白。真想立刻看到它。”
“很快你就能看到了。”守白笑着,将镜头转向画布,“不过现在,我想和你分享另一个完成——我大学时代读过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张炜的《你在高原》。”
诺亚调整了一下坐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记得你提到过这部书,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长的作品?”
“不仅仅是长,”守白摇摇头,眼神变得深邃,“它更像一个完整的文学宇宙。想象一下,十部独立的长篇小说,共同构成了一部四百五十万字的史诗。”
她在工作台前坐下,开始认真地解释:“要理解这部书,我们不能把它看作一个传统的故事。它更像……”她思考着恰当的比喻,“像我们曾经讨论过的五行能量,各种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守白拿起画笔,在速写本上轻轻勾勒:“这部小说的核心,是《家族》和《忆阿雅》。《家族》讲述的是父辈在革命年代的爱恨情仇,像是奠定基调的‘土’元素;而《忆阿雅》则以主人公宁伽的视角,追寻一只象征着纯真与失落的灵兽,这就像是流动的‘水’元素,贯穿始终。”
诺亚若有所悟:“所以,这是关于传承与追寻的故事?”
“不止如此。”守白的笔在纸上舞动,“围绕着这个核心,还有更多支线:《鹿眼》描绘朋友们的命运,像是生生不息的‘木’;《海客》讲述流亡者的传奇,如同炽热的‘火’;《荒原纪事》记录乡村的苦难,仿佛坚硬的‘金’。”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最奇妙的是,《我的田园》这部,描写了主人公和朋友们在登州海角建立葡萄园的尝试,这何尝不是一种构建理想家园的‘土’的能量?而所有这些线索,最终都指向《曙光与暮色》中的哲学叩问,和在《无边的游荡》中的精神求索。”
诺亚被这个复杂的文学宇宙深深吸引:“这听起来不像是在读小说,更像是在探索一个完整的世界。”
“是的,”守白的声音变得柔和,“而这一切的核心,是‘追寻’。主人公宁伽始终在‘路上’,就像……”她顿了顿,望向屏幕中的诺亚,“就像我们,在不同的时区,各自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高原’。”
“‘高原’?”诺亚好奇地问。
“在小说里,‘高原’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精神象征。”守白的语气变得深沉,“它代表着纯洁、崇高、自由的生命境界。读完整部书后,我一直在想,也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高原’。”
诺亚沉思片刻:“在天文学中,我们也在追寻着某种‘高原’——对宇宙本质的理解。也许科学和艺术,本质上都是同一种追寻的不同表现形式。”
这个认知让两个年轻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跨越着太平洋的距离,他们却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了某种精神的共鸣。
“你知道吗,诺亚,”守白轻声说,“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就像经营一段感情。需要耐心,需要理解,需要愿意深入那片看似无边无际的文字高原。但当你真正走进去,你会发现每一个细节都有它的意义,就像我们之间的每一个对话,每一次分享。”
诺亚的眼中泛着温柔的光:“那么,这部小说给了你什么启发呢,我的艺术家?”
守白思考着说:“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深刻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我们的感情,虽然相隔万里,但正是这种距离,让我们更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交流。它也让我理解,苦难和理想从来都是并存的——无论是在历史中,在文学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她望向自己刚刚完成的画作:“也许我的毕业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这部小说的影响。五种能量的相生相克,动态平衡,不也正是小说中各种力量交织的写照吗?”
夜幕渐渐降临,广州的灯火次第亮起。守白和诺亚继续聊着,从文学到艺术,从理想到现实。在那个完成重要作品的下午,守白将自己大学时代最后的阅读体验,化作了一段跨越重洋的深情对话。
“我想,”守白在通话结束时说,“我们的感情,也像宁伽追寻的高原——它不在某个具体的地点,而在我们共同构建的这个精神世界里。就像小说最后说的:‘你就在高原上,因为高原就在你心中。’”
诺亚微笑着点头:“那么,让我们继续这场‘无边的游荡’,在各自的轨道上,向着我们共同的高原。”
挂断电话后,守白在画布前静坐良久。文学与爱情,艺术与生活,东方与西方——所有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在这一刻都和谐地共存于她的心中。而她刚刚完成的,不仅是一幅毕业作品,更是对这段成长岁月最美好的告别。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064806.com)萌宠特攻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