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 第114章 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

奉天殿里,空气仿佛冻住了。王卓立下的军令状和黄子澄“动摇国本”的指责,像两堵无形的墙撞在一起,谁也不让谁。

支持改革的人心里着急,保守派则冷眼等着看皇帝最终会偏向哪边。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身上,那沉默压得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父皇,”太子朱棣从队列里站出来,声音洪亮,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儿臣身为工业发展部的负责人,对修铁路的事也琢磨了很久。刚才听了各位大人的意见,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儿臣觉得很有道理。国库紧张,民力疲惫,确实是实际情况。所以,儿臣有个想法,或许能两全其美,既能把铁路修起来巩固国防,又不会改变现有的徭役制度。”

朱元璋眼皮抬了抬,看不出情绪,只简单吐出两个字:“说吧。”

“是。”朱棣拱手,思路清晰地开始解释,“如今我大明北边,鞑靼已经归顺,兀良哈也内附了,大的边患基本平定。只剩下西北的瓦剌还在蹦跶,不成气候。等今年秋天,儿臣愿意亲自带兵出塞,彻底扫平瓦剌,永绝后患!”

这话带着一股战场上带来的杀伐之气,让一些文官心里一紧。他话锋随即一转:“等到那时候,北方安稳了,自然不需要驻扎现在这么多军队。儿臣的想法是,可以把北方的一部分驻军,转成专门的‘铁道兵’!这支部队就负责铁路的勘探、修建,以及建成后的保卫、运营和维护。他们的军籍、管理还归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管,一切按军队的规矩来,但他们的军饷、装备,还有修铁路的专项费用,全部由工业发展部来出,不动用国库一文钱。”

朱棣目光扫过鸦雀无声的朝堂,尤其在脸色不太好看的杨靖和黄子澄脸上停顿了一下,最后看向朱元璋:“这样一来,第一,不用户部的钱,减轻国库压力;第二,不改变徭役,当兵的和老百姓服役是两码事,用军队去修路,历史上也有先例,不算创举;第三,还能借助军队的纪律和组织能力,效率比征发民夫高得多,能更快把铁路修好。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请父皇定夺!”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包括刚才激烈反对的杨靖、黄子澄等人,一时都愣住了,互相看着,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用军队去修路!这完全跳出了他们争论的“征发民夫”还是“雇佣民夫”的圈子。军队自成体系,当兵吃粮、服从命令是天经地义,军饷由工业发展部这个“钱袋子”出,户部也没话讲。最关键的是,这丝毫没碰触他们死死抱住的、针对普通百姓的徭役制度!这招太高明了,是个完美的政治妥协,绕开了最核心的矛盾,却达到了修路的目的。

王卓站在旁边,清楚地看到朱棣身后不远处的朱高炽,正偷偷朝他挤眼睛,圆脸上带着点小得意。王卓立刻明白了——这“铁道兵”的主意,肯定是朱高炽这个在东大留过学、知道现代工程兵的小胖子给他爹出的点子。知识这东西,哪怕只是知道个概念,在不同时候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龙椅上,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太子的这个方案,几乎把明面上的反对理由都堵住了,而且把修铁路和军队改革、北疆防御绑在了一起,名正言顺,也更符合他巩固朱家江山的需求。他虽然对王卓可能带来的深层变化心存警惕,但对于能明显增强国家控制力,尤其是军事投送能力的具体项目,他是愿意看到的。

“准了。”朱元璋终于开口,一锤定音,“修铁路的事,由工业发展部统筹,太子朱棣总负责。‘铁道兵’的组建、驻地选择、路线勘察这些具体事情,兵部、工部配合办理,限你们一个月内拿出详细方案来。”

“儿臣(臣)遵旨!”朱棣、王卓和相关官员齐声答应。

不少大臣心里都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场激烈的争吵总算有了个结果。就在一些人以为风波过去,等着宣布退朝的时候,朱棣却再次拱手,声音清晰地响起:“父皇,铁路的事情既然定了,儿臣心里还有一件事,关系到国家根本和百姓生活,不吐不快,请父皇准许儿臣说说。”

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又绷紧了!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目光惊疑不定地看向朱棣。太子还要说什么?他那个“铁道兵”的主意已经很厉害了,难道还有后招?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