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朱元璋尽快建成炼油厂的期望,王卓马不停蹄地返回现代,径直找到了谭局长。听闻大明首个油田的建设需要加速,谭局长极为重视,立即从各大石油企业和研究院所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三十余人的专家团队。令王卓意外的是,这支队伍的副领队竟是一位年仅三十出头的年轻人。
"王先生,久仰大名!"这位名叫李进喜的年轻专家热情地握住王卓的手,力道十足,"我家三代都是石油人,我爷爷参加过当年的大庆会战,父亲参与了塔里木油田的开发。没想到到了我这一代,竟然能参加跨时空的石油会战,这简直是我们全家人的荣耀!"
在返回明朝的运-20运输机上,李进喜难掩兴奋之情,滔滔不绝地向王卓介绍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各个技术环节。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王卓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对石油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们这次带来的是最先进的钻井和炼化技术,"李进喜指着机舱内的设备说道,"保证能让安庆油田在最短时间内投产。"
当飞机降落在延安府吴起地区新修建的简易机场时,夕阳正好将这片黄土高原染成一片金黄。东大援建专家的总负责人王教授、延安知府李广,以及王卓的管家刘全早已在跑道旁等候多时。
"侯爷一路辛苦!"刘全第一个迎上前来,恭敬地行礼,"油田核心区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就等着这批专家来安装调试设备了。"
李知府也上前拱手道:"下官听闻驸马爷亲至,特备薄酒为驸马爷接风洗尘。只是延安地瘠民贫,还望驸马爷莫要嫌弃。"
王教授则直接切入正题:"王先生,你们来得正是时候。炼油厂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就等这批核心设备了。"
接风宴设在临时搭建的行营内。虽然陈设简陋,但李知府还是尽力准备了当地特色的菜肴:大盆的炖羊肉香气四溢,金黄的油馍馍摆满了桌子,还有几坛当地酿造的米酒。
"驸马爷见谅,"李知府亲自为王卓斟酒,"延安这地方,十年九旱,百姓生活艰难。下官能力有限,只能备下这些粗茶淡饭,实在是委屈驸马爷了。"
王卓连忙举杯回敬:"李知府言重了。我在金陵时就常听人说'延安苦瘠,甲于天下',今日亲眼所见,更觉此言不虚。知府大人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维持一方安定,已属不易。"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然而王教授却始终眉头紧锁,似乎在为什么事困扰。他终于端起酒杯,走到王卓面前。
"王先生,我敬您一杯。"王教授神色凝重,"同时,也有个不情之请。"
王卓赶紧起身:"王教授太客气了,您是我们请来的专家,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是不是生活上有什么不便?这里的条件确实简陋,但我一定想办法改善。"
"不是生活上的事。"王教授摇摇头,声音低沉下来,"是关于参与建设的民夫。为了赶工期,我们征发了延安府大量徭役。这些农民本就食不果腹,如今还要自带干粮来服役,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稀粥。"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更让人痛心的是,由于安全措施不足,已经有二十多人在施工中受伤,其中三人伤势严重,恐怕会落下终身残疾。王先生,您知道吗?在这些地方,一个壮劳力受伤,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毁灭啊!"
王卓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掉在桌上,酒水洒了一身。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微微颤抖。自己口口声声要为民造福,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压迫百姓的帮凶。
"王教授,您别说了..."王卓的声音嘶哑。
但王教授却继续说道:"我知道这是朝廷的徭役制度,历来如此。但是王先生,我们既然来自现代,见识过更加文明的劳资关系,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些改变?哪怕只是让这些民夫能吃上一顿饱饭,给受伤者一些补偿..."
"够了!"李进喜突然拍案而起,怒视着王卓,"来之前,谭局长一再跟我说,您是个心怀天下、体恤百姓的人。可我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漠视民间疾苦的权贵,一个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蛀虫!您看看外面那些面黄肌瘦的民夫,他们为你这个油田流血流汗,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您的良心不会痛吗?"
王教授连忙制止:"进喜!不得无礼!"
王卓猛地转向刘全,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刘全!我历次给你送来钱粮,公主的嫁妆,还有我的俸禄,不是让你用来补贴民夫的吗?你都用到哪里去了?"
刘全吓得扑通跪地,连连叩头:"侯爷息怒!小人...小人想着,这吴起地区以后就是公主的封地,总得有个体面的府邸...小人已经规划好了,占地一百亩,还置办了2000亩上好的水浇地,府邸图纸都画好了,就等着开工...小人是想把钱用在刀刃上啊!"
"胡闹!"王卓勃然大怒,"谁让你擅自做主修建府邸的?立即停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