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诛怀言归国加入兴华科技,并牵头组建“前沿算法研究院”已过去近一年
在这一年里,他带领着由海外归国学子、国内顶尖院校毕业生以及集团内部选拔的优秀工程师组成的年轻团队,埋头苦干
将他在斯坦福积累的深度学习理论,与兴华科技现有的硬件平台和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几个关键模块上取得了初步的、却令人振奋的进展
然而,整个兴华科技,乃至关注着中国自主芯片进程的更高层面,此刻的目光都聚焦在另一个更为基础、也更为艰巨的项目上——“中华芯”第一代通用CPU,即将迎来首次流片的最终时刻
……
东海省,某国家级半导体产业基地深处,兴华芯片设计与制造中心
无尘车间外的走廊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诛兴已经在这里不眠不休地守了将近四十八小时,眼白布满了血丝,胡子拉碴,但他整个人却像一根绷紧的弓弦,没有丝毫松懈
他身旁,是项目总工程师,一位年近花甲、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姓梁,此刻同样神情肃穆,双手紧握,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走廊墙壁上的红色指示灯,如同心脏般规律地闪烁着,预示着生产线正在完成最后的关键步骤
流片,就是将设计好的芯片图纸,通过极其复杂精密的工艺,在真实的硅片上制造出来的过程
这是检验芯片设计成功与否的终极关卡,成本高昂,周期漫长,一旦失败,意味着数以亿计的资金投入和数百个日夜的辛勤劳动可能付诸东流
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候保持绝对的平静
即便是拥有重生记忆、对最终成功抱有相当信心的诛皎,此刻也正独自坐在皎兰国际中心顶层的书房内,面前的茶水早已凉透,他却浑然未觉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空间,落在了那座遥远的、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汗水的芯片工厂
他知道,即便在前世,这条自主芯片的研发之路也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多少次流片失败,多少团队在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下折戟沉沙
这一世,虽然他利用先知,规避了一些已知的技术陷阱,整合了更优的资源,提供了更持续的资金支持,甚至通过桃园空间间接优化了一些辅助材料的性能,但真正的核心设计和制造工艺,依然需要团队的智慧和汗水去攻克
成败,在此一举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有些加快的心跳
意识再次沉入那片神秘的桃园空间
空间内,依旧是永恒的宁静
他没有去往任何功能区域,而是直接出现在灵泉边
他没有饮用泉水,也没有浸泡双足,只是静静地坐在泉眼旁那块光滑的青石上,闭上眼睛,将全部意念集中,默默感应着远方那片正在经历考验的硅晶圆
他无法直接干预物理世界的制造过程,但他相信,这片与他灵魂绑定、蕴藏着未知奥秘的空间,或许能以一种他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为那份凝聚了心血的设计蓝图,增添一丝微不足道、却可能决定成败的“幸运”或者“稳定”
他的意念仿佛化作了无形的触须,轻轻拂过空间内的黑土,拂过茁壮的作物,最后回归于灵泉那泊泊涌出的生机之源
他在心中,为那片即将诞生的“中国芯”,默默祈福
时间,在现实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中,缓慢而坚定地流逝
……
“叮——”
一声清脆的提示音,打破了芯片中心走廊里几乎凝固的空气
红色指示灯骤然转变为稳定的绿色!
车间大门缓缓滑开,一名身着全套防尘服的技术人员快步走出,尽管戴着口罩,但那眉宇间的激动与兴奋却无法掩饰
他手里捧着一个特制的防静电载盒,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诛总!梁工!第一次流片……初步物理检验……成功了!”技术人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成功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仿佛拥有千钧之力,瞬间击碎了所有的紧张与压抑
诛兴一个箭步冲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载盒,透过观察窗,看着里面那几片看似平凡无奇、却凝聚了无数智慧与汗水的硅晶圆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眶瞬间红了
梁总工更是老泪纵横,他扶了扶眼镜,声音哽咽:“成了……真的成了……我们有自己的CPU了!”
尽管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还有繁琐复杂的测试、封装、适配等无数工作,但流片成功,意味着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证明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工艺流程是可行的!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压力,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激动与自豪
消息通过保密线路,第一时间传回了上海总部
书房内,诛皎面前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
“爸!成功了!初流片,物理检验通过了!”诛兴的声音隔着听筒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丝如释重负的哽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