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仿佛只是转眼之间,那个曾经在农机站一语惊呆老师傅的黝黑小男孩,已经长成了清瘦挺拔的少年。
十五岁的诛兴,身形比同龄人要高一些,但依旧显得单薄。
他不爱说话,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捧着那些砖头般厚重、布满复杂公式和线路图的外文书埋头苦读。
就是在他那间小小的“工作室”里,对着各种废旧零件和自制的简陋仪器敲敲打打,一待就是大半天。
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一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近乎痴迷的专注光芒。
在公社中学,诛兴的存在,对于所有教过他的老师而言,都是一种“甜蜜的烦恼”。
烦恼在于,常规的课程对他而言,简单得如同儿戏。
课堂上,他往往听几分钟,就似乎完全掌握了精髓,然后便开始神游天外,或者自顾自地在草稿纸上推演着谁也看不懂的复杂算式和机械草图。
老师们起初试图纠正,但当他们拿起诛兴那张画满微积分符号和电磁场力线图的草稿纸时,往往自己先陷入茫然,最终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默许了这种“不听课”的行为。
甜蜜则在于,无论大考小考,诛兴永远以毫无悬念的满分高居榜首,尤其是数理化,其解题思路之精妙、答案之标准,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本在课堂上讲解。
他就像一座沉默的灯塔,照亮了学校在学术上的上限,也激励着其他同学暗自努力。
然而,随着年级升高,中学的知识体系对于诛兴而言,越来越显得“贫瘠”和“缓慢”。
他像一头被困在浅水中的蛟龙,焦躁地等待着奔向大海的那一刻。
这一天,诛兴罕见地主动找到了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同时递上了父亲诛皎亲自写的一封情况说明信。
在信中,诛皎客观陈述了诛兴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评估,并正式提出申请。
希望学校能允许诛兴跳过剩余的高中课程,直接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报名参加即将到来的本年度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办公室里,校长和教导主任看着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眼神却清澈坚定的少年,又看了看诛皎那封措辞严谨、理由充分的信,面面相觑,都被这大胆的请求惊呆了。
“诛兴同学,你的情况我们了解,确实非常优秀。”校长斟酌着语句,“但是,跳过整个高中阶段直接高考,这……这在全国都极其罕见啊!高中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高考竞争如此激烈,你确定要冒这个风险吗?”
教导主任也补充道:“是啊,就算你数理化强,语文、政治这些科目也需要大量的背诵和理解,没有系统学习,恐怕……”
诛兴安静地听完,没有辩解,只是从随身带着的旧帆布书包里,拿出了几份试卷,双手递给校长。
“校长,主任,这是我最近自己找来的,过去三年的高考理科真题和标准答案。我自己做了一遍,答案在这里。”
校长疑惑地接过试卷,和教导主任一起翻看。
越看,两人的脸色越是精彩。
数学试卷,步骤简洁,答案完美,一些题目甚至给出了比标准答案更优化的解法。
物理试卷,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已经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尤其是最后那道涉及相对论初步思想的拓展题,他的解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化学试卷,不仅基础知识扎实,对一些复杂反应原理的阐述,也远超高中大纲要求。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就连他们认为诛兴可能薄弱的语文和政治试卷,虽然字迹略显稚嫩,但论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引经据典也颇为恰当,得分竟然也相当不俗!
这哪里是一个初中生的水平?这分明是已经具备了顶尖大学新生实力的表现!
校长拿着试卷的手微微颤抖,他抬起头,看着诛兴,仿佛在看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些……都是你自学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
诛兴点了点头:“韩立民哥哥以前教过我基础,后来主要是看父亲找来的书,还有自己琢磨。”
校长和教导主任再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和决断。
这样的天才,如果硬是按在中学里按部就班,才是最大的浪费和扼杀!
“好!”校长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诛兴同学,学校支持你的决定!我们会立刻向上级教育部门打报告,说明你的特殊情况,为你争取参加高考的资格!你回去安心准备,学校所有的复习资料,随时对你开放!”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学校和整个百家镇。
“听说了吗?诛书记家那个小儿子,要直接考大学了!”
“我的天!他才十五岁吧?这能行吗?”
“人家校长和老师都同意了,听说做的卷子比大学生还厉害!”
“真是神童下凡啊……”
惊叹、质疑、期待……各种声音交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