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合作社的桑田就聚了不少人。露水滴在枯黄的草叶上,没等太阳出来就蔫蔫地渗进土里,像极了眼前这片桑树的模样 —— 昨天还只是几株打蔫,今早竟有半亩地的桑树卷了边,深绿的叶子泛着灰黄,用手一捏就碎,指尖还沾着点黏腻的汁液,闻着有股淡淡的刺鼻味,和姜芸昨天捡到的玻璃瓶味道一模一样。
李婶蹲在田埂上,手里揪着一片还没完全枯掉的桑叶,指节捏得发白:“这可咋整啊?咱们合作社的桑田就这么些,固色剂还等着用呢!”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昨天刚松口同意学新技术,今天原料就出了问题,眼里的光又暗了下去。
几个年轻绣娘围着那片枯桑,小声议论着:“肯定是山崎的人干的,除了他们,谁会跟桑田过不去?”“要是桑叶不够,咱们之前的实验不就白做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连一向沉稳的王师傅都皱着眉,手里的拐杖在田埂上戳得咚咚响。
姜芸站在桑田中央,脚下的泥土沾着露水,冰凉地渗进布鞋。她弯腰捡起一片卷边的桑叶,指尖划过叶子背面的纹路 —— 本该是细密的绒毛,现在却黏成一团,像被什么东西烧过似的。昨天李建国说日文说明书里的 “抑制剂” 和桑叶提取物有关,现在看来,那瓶子里的东西,就是冲着桑叶来的。
“大家先别急。” 姜芸直起身,把桑叶放进随身的布包里,声音比早上的露水还冷静,“桑田被破坏是事实,但咱们不能慌,得先弄清楚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剩下的桑树能不能保住。” 她转头看向站在人群后的张师傅,“张叔,您经验足,您看剩下的桑树,有没有办法先护住?”
张师傅往前挪了两步,拐杖头落在一棵还没完全打蔫的桑树下。他蹲下来,手指在树干上摸了摸,又扒开根部的泥土闻了闻,眉头拧了拧:“这东西渗得快,但没伤到根。要是能把土表层扒了,再浇点清水稀释,说不定还能救过来。”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众人,“老辈人护桑田,遇到虫灾病害都是这么干的,现在对付这坏东西,也得试试。”
这话让众人眼睛亮了亮。李婶立刻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土:“那还等啥?我回家拿锄头去!” 王师傅也点头:“我去合作社找水桶,年轻娃们跟我来!” 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活了,大家分头行动,田埂上很快响起了锄头挖土的声音、水桶碰撞的声音,连风都好像轻快了些。
姜芸看着张师傅弯腰指导年轻绣娘扒土的样子,心里暖了暖。昨天他还对化学固色心存芥蒂,今天却主动出主意护桑田,这转变比任何安慰都管用。她掏出手机,给李建国打了个电话,刚接通就听见那边传来翻纸张的声音。
“姜芸,你来得正好,我刚把检测报告弄出来。” 李建国的声音带着点疲惫,却很兴奋,“你昨天送来的玻璃瓶残留物,还有枯桑叶样本,我都检测了 —— 那不明物质是‘氯乙酸甲酯’,一种工业抑制剂,专门破坏植物的叶绿素,而且会附着在桑叶上,要是用来做固色剂,会让金线变脆,绣品根本存不住!”
姜芸的心沉了沉,果然是冲着固色技术来的。“那剩下的桑树,要是按张师傅说的办法处理,还能用来提取汁液吗?”
“只要把表层土清理干净,再用清水泡洗桑叶,应该没问题。” 李建国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我得提醒你,这东西是工业用品,一般地方买不到,只有化工厂能弄到。你之前说的省城化工厂,会不会有问题?”
挂了电话,姜芸握着手机站在田埂上。省城化工厂 ——155 章里李建国提过,编码绣线的特殊染料只有那里能生产,现在山崎又用化工厂的抑制剂破坏桑田,这里面肯定有联系。她转头看向合作社的方向,林晓今天一早就去县城查工商档案了,说不定能有线索。
中午的时候,林晓骑着电动车回来了,脸上带着点风尘,眼镜片上沾了不少灰。她一进合作社就找到姜芸,从包里掏出一叠打印纸,喘着气说:“姜姐,我查到省城化工厂了!这家厂三年前被一家东洋公司注资过,股东里有个叫‘佐藤一郎’的,和山崎雄一的山崎株式会社有合作关系!”
姜芸接过打印纸,上面的股东名单里,“佐藤一郎” 的名字旁边,果然标注着 “山崎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林晓又指着另一张纸:“还有,这家厂最近三个月,‘氯乙酸甲酯’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多了十倍,买家信息没公开,但付款账户是香港的一家公司,我查了,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陈嘉豪之前提到的那个法国策展人皮埃尔!”
“皮埃尔?” 姜芸皱起眉,卢浮宫邀展的事还没眉目,他怎么会和山崎勾连在一起?难道掉包展品的计划,早就开始布局了?她指尖划过 “佐藤一郎” 的名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 —— 山崎不仅想仿配方、破坏桑田,还想通过化工厂垄断原料,这是要把苏绣的路堵死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