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的阳光,裹着几分初秋的柔润,斜斜落在厨房的料理台上。顾沉舟正站在台前揉面团,指尖沾着薄薄一层小米粉——这是他昨晚翻了三本省妇幼营养师的讲义,特意选的低敏食材,打算做适合孕早期宝妈的“小米陈皮糕”,既能缓解孕吐,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
“你这面团揉得也太认真了,跟做精密仪器似的。”苏晚披着浅灰色珊瑚绒外套走过来,手里端着杯温好的苹果汁,轻轻靠在料理台边。她孕晚期的水肿比上周明显些,脚踝处的袜子微微勒出印子,顾沉舟见状,立刻放下面团,蹲下身帮她把袜子往下拉了拉,掌心贴着她的脚踝轻轻揉了揉:“怎么不叫我?水肿了要多歇着。”
“看你忙得专注,不想打扰你。”苏晚笑着把苹果汁递给他,目光落在料理台上的食材盒里——去皮的山药切成小块泡在清水里,晒干的陈皮剪得碎碎的,还有分装在小碟里的椰枣泥,“这椰枣泥是昨天李姐送来的吧?说比白糖健康,还能提味。”顾沉舟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又站直身子继续揉面团:“对,李姐说她孕早期靠这个当零食,没怎么吐过。我试了下,甜度刚好,还带点枣香,比加蜂蜜安全。”
正说着,顾沉舟的手机响了,是上周来咨询控糖的王姐。“顾总,跟您报个喜!我昨天按您给的食谱吃了一天,今天测血糖居然降到5.1了!”王姐的声音透着雀跃,“我同事看我效果好,也想跟您请教,她孕12周,总吐酸水,吃什么都没胃口,您有办法吗?”
顾沉舟看了眼苏晚,顺手把手机开了免提:“让她试试吃点苏打饼干打底,再喝半杯温姜茶——姜要去皮煮,别放太多,不然会辣胃。要是还吐,就吃我今天做的小米陈皮糕,我等下多做几份,您方便的话中午来拿,顺便带您同事一起,我教她怎么自己做。”挂了电话,苏晚忍不住打趣:“现在你都快成‘孕期饮食顾问’了,比我这孕妇还懂怎么照顾孕妇。”
顾沉舟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又从抽屉里拿出个笔记本——这是他专门记宝妈反馈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王姐:荞麦粥需煮40分钟才糯”“李姐:山药泥加椰枣泥更易入口”,他在新的一页写下“孕12周吐酸水:苏打饼干 温姜茶,小米陈皮糕”,还特意画了个小太阳,“等下把这个整理成表格,下次工作坊发给宝妈们,比口头说清楚。”
刚把面团放进蒸箱,门铃就响了。苏晚走到玄关开门,门外站着两个穿职业装的女生,手里拎着文件袋,脸上带着几分拘谨:“请问是苏晚苏总吗?我们是‘创科互联’的HR,叫我小周就行,这位是我同事小林。”小周递过一张名片,语气带着敬佩,“我们看了行业协会的致歉声明,还有您团队做的孕期工作坊,特别受触动——我们公司有五个孕期员工,总有人担心影响工作,想向您请教怎么平衡孕期员工的工作和休息。”
顾沉舟听到声音,擦了擦手从厨房走出来,笑着把两人请进客厅:“先坐,我给你们泡点陈皮茶,解解乏。”苏晚则从书房拿出一叠资料,是她这两周整理的“孕期职场适配指南”,里面标着“孕早期可调整通勤时间,避开早高峰”“孕晚期可申请每周一天居家办公”“避免安排加班及重体力工作”等细则,还有她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作为参考。
“我们之前总怕孕期员工效率低,没想到苏总您孕晚期还能牵头做工作坊。”小林翻着指南,忍不住感叹,“您看这条‘孕期员工优先参与轻量创意类工作’,太实用了!我们公司做设计的,之前总让孕期设计师改图到半夜,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顾沉舟端着陈皮茶过来,放在两人面前:“其实孕期宝妈更细心,我太太做方案时,连宝妈用户的需求都考虑得比以前周全。”
说话间,蒸箱“叮”的一声响——小米陈皮糕蒸好了。顾沉舟走进厨房,把糕切成小块,装在白瓷盘里端出来:“你们尝尝,这是给孕早期宝妈做的,缓解孕吐的。”小周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一亮:“有淡淡的陈皮香,还不甜腻,比外面买的零食健康多了!我们公司食堂要是能做这个,肯定没人担心孕期没的吃。”
“要是你们需要,我可以把食谱给你们食堂师傅。”顾沉舟拿出手机,把小米陈皮糕的配料和步骤调出来——小米粉150克、山药泥80克、陈皮碎10克、椰枣泥30克、温水50毫升,每一步都标着时间和注意事项,“山药要蒸到用筷子能戳透,陈皮要提前泡软去白瓤,不然会苦。”小周立刻拿出手机拍照,笑着说:“太感谢了!我们回去就跟领导说,不仅要改孕期福利,还要把您这食谱引进食堂。”
送走小周和小林,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翻着手机里的宝妈群。群里正热闹,有宝妈发了自己按顾沉舟食谱做的“荞麦山药粥”照片,配文“今天血糖5.3,终于不用住院了!”,下面跟着一串点赞和提问,还有宝妈问“孕晚期能不能做孕妇瑜伽”“待产包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