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晨光比昨日更柔,透过车窗落在苏晚交握的手背上,指尖还带着顾沉舟刚递来的温牛奶余温。副驾座旁的储物格里,产检包被塞得满满当当——除了早已备好的手册、医保卡,顾沉舟今早又额外加了件薄外套(怕医院空调比昨日凉),甚至把昨晚录下手拍鼓节奏的手机也放了进去,“万一安安在诊室里闹,听这个能安静点。”
车子刚驶出小区,苏晚就轻轻靠在椅背上,手覆在小腹上打了个轻缓的节拍:“安安,今天要乖乖配合医生哦,爸爸还等着看你有没有长小脚丫呢。”话音刚落,腹间就传来一阵细碎的滑动,像是小家伙在“点头”,顾沉舟从后视镜里瞥见她弯起的嘴角,放缓了车速:“别急,还有二十分钟到医院,我开慢些,你要是累了就闭眼睛歇会。”
到医院时,门诊楼前刚排起短队。顾沉舟先下车绕到副驾,打开车门后稳稳托住苏晚的腰,另一只手拎着产检包:“我先去取号,你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会,别站太久。”苏晚刚坐下没两分钟,就听见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转头一看,正是昨天在花园遇到的张姐,手里还拿着一本折了角的弹性制度宣传册。
“晚晚!这么巧,你们也刚到?”张姐快步走过来,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昨天听你说后,我连夜整理了工作清单,今早一早就找公司谈了——你猜怎么着?老板说看到行业协会给你们发的标杆牌匾新闻了,愿意先给我试行弹性制度,每天只去公司两小时处理核心事,其余时间远程办公!”
苏晚闻言眼睛亮了,伸手轻轻拍了拍张姐的胳膊:“太好了!这样你既能安心养胎,又不用放弃工作。”正说着,顾沉舟拿着号走过来,看到张姐也笑着点头:“张姐的事我刚在取号处听护士提了一嘴,说是你们公司还问了协会要制度细则,看来是真打算推广了。”张姐连连点头,指了指诊室方向:“我约的号在你们前面,先去排队啦,等下产检完再跟你们聊!”
叫到苏晚名字时,顾沉舟几乎是立刻扶着她站起来,连产检包都拎得更稳了些。诊室里,医生刚打开B超仪器,顾沉舟就忍不住递上叠得整齐的小袜子:“医生,您帮看看,这袜子尺寸是不是适合宝宝?上次您说孕16周宝宝脚能长到三厘米,我特意选了最小码的。”医生接过袜子笑了:“你这爸爸倒细心,尺寸刚好,等宝宝出生穿正合适。”
B超探头落在苏晚小腹上时,屏幕上渐渐显出模糊却清晰的轮廓——比上次产检时更分明的小脑袋,蜷曲的四肢轻轻动着,甚至能看到小小的脚掌微微蜷起。“宝宝发育得很好,胎心很稳,四肢已经能看出明显活动了,”医生指着屏幕上的小脚掌,“你看,这就是小脚丫,比上周长了近一厘米呢。”
顾沉舟凑在屏幕前,眼神亮得像盛了星光,掏出手机悄悄录下屏幕画面,指尖都有些发颤:“安安,爸爸看到你小脚丫啦。”话音刚落,苏晚忽然轻轻“呀”了一声,医生立刻放缓动作:“是不是宝宝动了?”苏晚点头,拉过顾沉舟的手按在小腹右侧:“刚才她踢了一下,好像在跟你打招呼。”
顾沉舟的掌心立刻传来一阵不轻不重的触感,像是小拳头轻轻撞了撞,接着又是一下,刚好落在他指尖打节奏的位置。“她在跟我应节奏!”顾沉舟声音都带了点笑意,医生也跟着笑:“看来宝宝对爸爸的声音很敏感,以后多跟她互动,对发育好。”
产检结束时,刚走出诊室就遇上了林总——之前在行业会议上质疑过他们弹性制度的同行。对方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正是行业协会发布的“正向标杆”牌匾新闻,看到苏晚和顾沉舟,主动走上前递了支烟,又想起苏晚怀孕,连忙收了回去,语气带着歉意:“顾总、苏总,之前是我太固执,总觉得孕期女性工作会影响效率,昨天看了新闻才知道,你们这制度不仅没耽误事,还帮了这么多宝妈,是我之前想岔了。”
顾沉舟笑着摆手:“都是为了行业好,现在想通就好。要是你们公司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分享制度细则。”林总连连点头,又看向苏晚:“苏总,您怀着孕还能把工作做得这么好,真是我们的榜样。以后我们公司要是有孕妈咪,也得参考你们的模式。”苏晚温和地笑:“能帮到更多人就好,毕竟每个妈妈都该有选择工作的权利。”
离开医院时已近正午,顾沉舟看苏晚眼底带着点倦意,特意绕到她上次说想吃的那家清淡餐厅。靠窗的位置能看到街对面的母婴店,顾沉舟一边帮她舀起碗里的蔬菜粥,一边指了指窗外:“等吃完粥,我们去母婴店看看名字牌的样品,店员说今早刚做好浅木色的胚子,刚好能选字体。”
苏晚咬了口软嫩的蒸蛋,点头应着:“对了,刚才公益项目的同事发消息说,昨天李妈妈把我们的弹性岗位告诉了社区里其他宝妈,现在有五个宝妈来咨询,问能不能等她们生完宝宝安排面试。”顾沉舟闻言,放下勺子摸了摸她的小腹:“你看,你孕期的坚持,已经慢慢帮到更多人了,安安以后肯定也会为妈妈骄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