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紧,匿名邮件里“检测工程师张磊”几个字像根刺,扎得她心口发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落在桌角的订婚戒指盒上,金属光泽在夜色里泛着冷意——顾明宇连第三方检测都要插手,显然是铁了心要毁了项目,也毁了她和顾沉舟的期待。
她没犹豫,立刻拨通顾沉舟的电话,听筒里传来他刚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的沙哑声:“怎么还没睡?是不是邮件的事?”
“嗯,发件人说张磊会出虚假报告。”苏晚的声音尽量平稳,却难掩一丝急促,“你了解这个张磊吗?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咱们指定的,怎么会有问题?”
“张磊是机构里的老员工,之前做过几个顾氏的项目,没出过错,没想到……”顾沉舟的语气沉了下来,“我让林舟现在就查他的背景——最近的资金往来、和顾明宇的接触记录,还有他负责过的检测报告有没有异常。你别慌,明天我们先做两件事:一是联系机构负责人,要求更换检测团队,理由是‘收到匿名举报,需确保公正性’;二是让陈工带着我们的技术团队,提前做一次穹顶结构预检测,保留原始数据,就算张磊动手脚,我们也有证据反驳。”
“好,我现在就联系陈工,让他准备预检测设备。”苏晚挂了电话,翻开通讯录找到陈工的号码,指尖划过屏幕时,忽然想起白天安装支架时的细节——陈工当时反复核对过应力值,每一个节点的位移都控制在0.3mm以内,远低于规范要求的1mm,张磊要出“不达标”报告,必然要篡改核心数据。
陈工接到电话时还在工地整理检测记录,听到消息立刻清醒:“我这就去协调设备,明天一早带BIM团队去做预检测,用三维扫描记录穹顶的每一个节点参数,再用应力传感器测实时荷载,数据会同步存到加密云盘,只有我们三个人能访问。”
“辛苦你了,”苏晚轻声说,“明天预检测时我会去工地,咱们一起盯着,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挂了电话,苏晚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顾氏总部的方向——夜色里的建筑轮廓还在施工,顶层的穹顶支架刚搭起雏形,像一只待飞的鸟翼。她想起第一次和顾沉舟在工地讨论穹顶设计的场景,他说“你的设计该有个完美的落地”,现在,她绝不能让顾明宇毁了这份完美。
第二天清晨六点,苏晚准时到了工地。陈工已经带着团队架好三维扫描仪,设备发出的红色激光在穹顶支架上扫过,屏幕上实时生成着节点坐标和位移数据。“苏姐,你看,”陈工指着屏幕,“目前扫描的200个节点,最大位移0.28mm,应力值45MPa,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完全符合GB -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苏晚凑近屏幕,看着跳动的实时数据,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再测100个节点,覆盖不同受力区域,确保数据全面。另外,把应力传感器装在核心承重节点上,记录24小时的荷载变化,这些都是反驳虚假报告的关键。”
顾沉舟赶到时,预检测已经进行了一半。他手里拿着林舟刚发来的调查结果:“张磊最近有一笔50万的匿名转账,来源是顾明宇在海外的空壳公司;而且他三个月前帮顾明宇的朋友做过一个别墅项目检测,当时就出过‘轻微不达标’的报告,后来顾明宇的朋友趁机压了施工方的价——这说明他早就和顾明宇有勾结。”
“那机构负责人那边怎么说?”苏晚问。
“我早上联系了,对方一开始不愿意换团队,说‘张磊是资深工程师,不会出问题’,直到我把转账记录的截图发过去,他才松口,说会安排另一个团队负责,张磊暂时停职接受调查。”顾沉舟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冷意,“不过我留了个心眼,让林舟盯着张磊的动向,防止他提前销毁证据。”
上午十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新团队准时到场。负责人亲自带队,手里拿着盖了公章的承诺书:“顾总,苏小姐,实在抱歉,是我们管理疏忽。这次检测我们会全程录像,所有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检测报告出来后,会附带原始数据和录像链接,确保绝对公正。”
苏晚看着承诺书上的条款,心里彻底踏实下来。检测过程很顺利,新团队用的设备和陈工的预检测设备一致,数据也基本吻合——穹顶结构位移最大0.3mm,应力值最大48MPa,所有指标均达标。负责人当场出具了初步检测报告,笑着说:“苏小姐的设计很精准,施工团队也很专业,这是我今年做过的最规范的钢结构检测。”
送走检测团队,陈工拿着预检测数据和正式报告对比:“误差在0.02mm以内,完全符合要求。顾明宇想靠虚假报告搞事,这下彻底没戏了。”
苏晚笑着点头,转头看向顾沉舟,发现他正拿着手机回复消息,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怎么了?”她好奇地凑过去,看到屏幕上是顾妈妈发来的消息:“订婚场地我帮你们看了几个,有江边的草坪,还有顶楼的旋转餐厅,你们有空过来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