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的指尖在投资协议的电子档上反复滑动,屏幕光映在她眼底,却没让那行“匿名投资方”的字样变得清晰半分。工作室的玻璃门外,财务老张正拿着员工工资表来回踱步,皮鞋跟敲在地板上的声音不算响,却像敲在苏晚的心尖上——昨天还愁云密布的资金缺口,此刻被五百万稳稳填上,可这份“天降的救赎”,却让她比面对住建局突然加码的碳排放标准时更紧张。
“苏姐,恒信那边的材料预付款已经打过去了,对方确认收到,说明天就安排第二批保温板送货。”老张推门进来,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手里的报表也不再攥得发皱,“还有员工工资,我按往常的时间做了发放明细,您过目没问题的话,今天下午就能到账。”
苏晚抬起头,看向工作室里的景象:之前因为资金问题垂头丧气的设计师们,此刻正围着电脑讨论预验收的汇报PPT,小夏甚至哼着歌整理材料样本——五百万,不仅救了工作室的运营,更稳住了这群跟着她打拼的人。她接过老张手里的报表,签字时笔尖顿了顿:“张叔,这笔投资款的来源,你那边能查到更多信息吗?比如转账账户的归属地,或者协议里有没有隐藏的条款?”
老张摇摇头,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我查了银行流水,转账账户是个匿名信托账户,归属地在海外,根本追不到源头。协议我也仔仔细细读了三遍,除了五年后5%的收益和优先回购权,没任何附加条件——不干涉管理,不要求分红,甚至没要我们提供抵押物,这哪是投资啊,简直是送钱。”
“天下没有白送的钱。”苏晚把协议收进文件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能拿出五百万,还对工作室的情况这么了解,甚至知道我们急需资金周转,肯定是认识的人。”
她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顾沉舟。
昨天深夜在顾氏总部改方案时,他说“会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恒信建材刁难时,他用双赢方案轻松化解;就连住建局的预验收标准变动,他都能立刻联系到材料供应商的技术总监——这样的人脉和实力,拿出五百万对他来说不算难事。更重要的是,他尊重她的专业,从不多干涉工作室的决策,这和协议里“不参与日常管理”的条款完美契合。
可她不敢问。
如果不是他,贸然提起只会显得自己自作多情,甚至可能破坏两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等合作关系;如果真是他,他选择匿名,必然是不想让她觉得欠了人情——顾沉舟那样的人,不会用金钱来捆绑关系,更不会让她在专业上有半分妥协。
“苏姐,不管是谁投的,咱们先把眼前的坎过去再说。”老张看出她的纠结,轻声劝道,“下周就是预验收,顾氏那边还等着咱们的汇报材料,要是因为这事分心,影响了项目,反而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苏晚深吸一口气,把文件夹放进抽屉锁好——老张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顾氏总部项目的预验收,至于这笔匿名投资,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她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调出保温板的检测报告:“走,去仓库看看第一批石墨烯保温板的质量,别出什么岔子。”
工作室的仓库在郊区,距离市区四十分钟车程。苏晚和老张抵达时,仓库管理员正围着一堆包装破损的保温板发愁。看到苏晚,管理员连忙迎上来:“苏姐,这批货早上刚到,打开一看,有十几箱的包装被划破了,里面的保温板边缘都受潮了,这要是用来施工,肯定影响保温效果。”
苏晚蹲下身,拿起一块受潮的保温板,指尖触到湿润的板面,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她掏出手机,拨通了石墨烯保温板供应商的电话,响了十几声才被接起,对方的语气还带着不耐烦:“苏设计师啊,这点小事没必要较真吧?包装破了点,擦干就能用,实在不行,我给你打个九折,别耽误我们后续的合作。”
“这不是折扣的问题,是质量问题。”苏晚的声音冷了下来,“协议里明确规定,所有材料必须符合GB/T -2018《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标准,受潮的保温板导热系数会增加,直接影响外墙的保温性能,过不了住建局的预验收。我要求你们48小时内重新补发一批合格的材料,否则我会按协议条款追究你们的违约责任。”
“你这是故意找茬是吧?”对方的语气变得强硬,“现在石墨烯保温板供不应求,你不要,有的是企业要。想让我补发?等半个月再说!”
说完,对方直接挂了电话。苏晚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距离预验收只有五天,要是等半个月,项目肯定会延误,到时候不仅影响顾氏的进度,工作室的声誉也会受损。
老张在一旁急得直跺脚:“这怎么办啊?换供应商来不及,等他们补发又要半个月,预验收肯定赶不上了!”
苏晚没有慌,她打开通讯录,找到那个熟悉的号码——昨天顾沉舟说过,这家供应商的技术总监是他的大学同学。她犹豫了几秒,还是按下了拨号键,电话接通后,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顾总,打扰你了,有件事想麻烦你——石墨烯保温板供应商那边出了点问题,他们拒绝补发合格的材料,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