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档案馆的米色大楼矗立在政务区中心,门前的石阶被阳光晒得发烫。苏晚抱着沉甸甸的竣工验收资料夹,快步走进大厅,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在每一份纸质资料的页脚,都用紫外线笔写了极小的“SW”缩写,电子档更是加了三重加密:动态密码、指纹验证和区块链备份,这些隐秘的标记,是防止资料被篡改的最后防线。
“您好,我是顾氏集团总部项目的设计师苏晚,预约了今天的资料存档,想找档案馆的张馆长。”苏晚走到服务台,拿出身份证明和项目备案文件。
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拨通了馆长办公室的电话,却被一个穿着深蓝色档案制服的男人打断:“张馆长正在开评审会,项目资料存档的事找我就行,我是档案管理科的赵科,赵立东。”
苏晚抬头看向男人——四十岁左右,戴一副金边眼镜,眼神却有些闪躲,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边缘。她心里警铃微动,不动声色地问:“赵科,我们的资料需要做加密存档,之前和张馆长沟通过,需要启用‘双锁存管 区块链备份’模式,您这边能对接吗?”
赵立东的眼神闪了一下,接过苏晚的资料夹,故意放慢翻看速度,手指在“核心筒混凝土检测报告”那一页顿了顿:“加密存档流程很复杂,需要先做资料核验,确保没有缺页漏章——你们这份报告的监理签字,好像和之前备案的笔迹不太一样,是不是补签的?”
苏晚立刻凑过去,目光落在签字栏——那是监理工程师王工的亲笔签名,笔锋的转折处有王工特有的“顿笔”习惯,绝不可能是补签。她拿出手机,调出之前提交备案的扫描件:“赵科,您看,这是上个月备案的扫描件,签名笔迹完全一致。而且这份报告有骑缝章,您可以核对章的完整性,不存在补签问题。”
赵立东被当场点破,脸色微变,又翻到“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明细”那一页:“这里的雨水回收系统预算,和补贴申请材料里的数字差了2000块,虽然不多,但属于‘数据不一致’,按规定不能存档,得回去改了再来。”
“2000块是四舍五入的差异。”苏晚拿出计算器,快速报出明细,“雨水管道材料费元,施工费元,合计元,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5万,补贴申请里写的是精确到百位的元,本质上没有差异。而且明细下方有‘数据说明’,注明了四舍五入规则,您再仔细看看。”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好奇地看过来,赵立东的额头渗出细汗,手里的资料夹差点滑落。就在这时,顾沉舟带着周明快步走进大厅,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赵科,耽误您几分钟——这份是周明查到的资金流水,2024年5月12日,林浩给您转了3万块,备注是‘档案咨询费’,您能解释一下吗?”
赵立东的身体猛地一僵,脸色瞬间惨白。他下意识地想把资料夹藏到身后,却被周明一把按住:“赵科,您刚才翻资料的时候,偷偷把‘消防设计审核书’那一页抽出来,想换成您手里的假文件,以为我们没看见?”
苏晚立刻翻开资料夹,果然少了“消防设计审核书”——她早有准备,从随身包里拿出备用的纸质版,用紫外线笔照射页脚,淡蓝色的“SW”缩写立刻显现:“我在每一份核心资料的页脚都做了紫外线标记,您手里的假文件,应该没有这个标记吧?”
赵立东手里的假文件“啪”地掉在地上,他后退两步,靠在服务台上,声音发颤:“我、我只是帮林浩放一份‘备用资料’,他说要是项目通不过验收,就用这份假文件替换,事成之后再给我5万块……我不是故意要害你们的!”
“‘备用资料’?”顾沉舟捡起假文件,翻开一看,里面的消防通道宽度被改成了1.2米,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写成了2小时,全是不符合规范的错误数据,“你这是在帮他伪造公文,一旦替换成功,项目不仅通不过验收,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你知道后果吗?”
大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张馆长闻讯赶来,看到地上的假文件和赵立东的狼狈模样,气得脸色铁青:“赵立东!你在档案馆工作十年了,竟然知法犯法,勾结外人篡改项目资料!立刻停职接受调查!”
纪检组的人很快赶到,带走了赵立东。张馆长对着苏晚和顾沉舟连连道歉:“真是抱歉,是我们管理不严,差点耽误了你们的项目。你们说的‘双锁存管 区块链备份’,我现在就安排人对接,确保资料绝对安全。”
档案馆的加密存档室在地下一层,恒温恒湿的房间里,整齐排列着金属档案柜。工作人员拿出两把特制钥匙,一把由张馆长保管,一把由苏晚签收:“双锁存管需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打开档案柜,区块链备份会同步到市政务云,每一次访问都会留下记录,就算是管理员也不能私自修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