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欢乐宋 > 第247章 蠕动和叛变

欢乐宋 第247章 蠕动和叛变

作者:王大胃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0-25 06:14:29

安排好之后,李玄辅纵马向前,亲自指挥作战。

李玄辅的统帅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实际上,河州政权建立初期的军事行动都是以李玄辅为主。只不过后来木征的实力逐渐加强,李玄辅才被排挤出决策层。

此刻,李玄辅麾下比李宪多出五千步兵,加上主帅亲赴一线,士气高涨。这些士卒可不知道他们的后路已经发生了天大的变故。

很快,李宪部的活动空间就被压缩到了河边百步之内。

李玄辅停止进攻。尽管手下人的请战**非常强烈,他也不为所动。

这场仗的关键已经不在此地,而在于李玄骥能否突破封锁,能带着多少人回到陇朱黑城。李玄辅和所有留在这里的士卒的任务只是断后,不让李宪骚扰李玄骥的后方。

而且,他料定对岸的志愿军还有后手。

果然,对岸敲响战鼓,大量步卒涌过石桥,在西岸列阵。

粗略估算一番,人数两千上下,没自己这边人多。但李玄辅却觉得胜算不大。

自己这边的最后一顿饭还是今天早上吃的,出城后又冲杀了二十多里,此时全凭一口气撑着。而对面却以逸待劳,且武备精良、训练有素。

志愿军步卒列阵完毕,并未发起进攻。

石桥上又驶过一队马车,每辆车上是一架床弩。

床弩是由三张巨弓组合而成的大型弩,又名八牛弩,因为它的拉力有八头牛那么大。发射的弩箭跟长枪一样,有效射程超过一里。

这种武器威力极大。再强壮的勇士,身披数重宝甲也扛不住它的一击。队形紧密的情况下,一弩枪射过去能把好几个人穿成一串儿。

之前冲上石桥的李家军重甲骑兵就是被这种武器绞杀的。

它还有另一种用法——攻城。将弩枪直接钉在城墙上,攻城的士兵攀着弩枪的枪杆往上爬。

床弩就位,一字排开,指向李家军。床弩兵转动绞盘,开始上弦。

李玄辅下令后撤,硬刚床弩显然是不明智的。

不过床弩也有不少弱点。

一是沉重,移动时要靠马车拉着走,发射前先将马撤下,还必须将马车支撑牢靠,否则巨大的反作用力会让床弩和马车后移数丈之远,很可能会伤到自己人。

二是一旦上弦就不能空放。空放伤弓,床弩的威力全在那三张特制的巨弓上。

李家军迅速撤到一里开外,重新列阵。

志愿军床弩兵只能干瞪眼,但也没立即卸掉上好的弩弦。他们的后方又驶来一队马车,这次马车上拉的是炮车。

炮车队在床弩的掩护下继续向前挺进一百余步,停下。

志愿军步骑兵上前,护在周围。

炮车停稳后,也开始从移动模式切换到射击模式。这个过程更加繁琐,因为它比床弩还多了一个装填配重箱的步骤。

李家军再次后撤。

志愿军床弩队继续前压;李家军则继续后撤。

两军就这么相隔一里多的距离,交替向西“蠕动”,谁也没有主动发起进攻。

志愿军人少,没有床弩和炮车相助,打起来太吃亏。而李家军的士气则随着一次次的后撤渐渐消散了。

谁都不是傻子。跟着李玄辅的五千步卒和一千骑兵已经发现主力提前撤走的事实,他们就是留下断后的。

这活儿可不好干,很危险。尤其是......凭啥倒霉的是我?

只有身经百战的老兵才能克服这种负面情绪。而李家军其实都是新兵,今天是他们第一次正式作战。

要不是李玄辅亲自压阵,他们很可能已经崩溃了。

李玄辅也清楚眼下的情况。想击败对面的志愿军基本没什么希望。但,他的目标原本就是拖住敌军,给李玄骥争取时间。如果能一直这么缓缓后退,其实也不错。

惟愿佛祖保佑,别再出什么意外就好。

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噩耗传来:河州兵叛变了。

叛变的时机非常巧妙,恰在他们过桥的时候。李玄辅在湟水南岸,李玄骥在北岸,那座木桥是两者仅有的联系。

河州兵叛变的方式不是杀人,而是拆桥。

起初李家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以为河州兵没素质,闹情绪,借机把桥堵上,想要回甲胄,顺便再闹一闹饷。

等发现的时候桥都已经拆了一大半了。

双方一通厮杀。

河州兵虽人少,又没有盔甲,但他们都是从河州逃过来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加上桥头地方狭小,李家军南、北分隔,难以沟通。

相持到最后,桥被彻底拆毁。两岸的河州兵各自突围,逃进了山里。

李玄辅只觉天旋地转,眼中景物反复扭曲变形,双手握紧马鞍,厉声发问:“过河的有多少?”

信使果断回答:“一半儿。河州兵走中间。”

李玄辅眼前一黑。

“河州兵走中间”正是他的军令,因为他怕出事儿。河州兵是不稳定因素,走前面或者走后面都不牢靠。负责后撤的将领严格地执行了他的军令,然后,就出了更大的事儿。

北岸才是回城的正路。

这一段湟水靠南。北岸宽阔,可以用兵。南岸狭窄,很多地方仅容两马并行。任你兵力再多也杀不过去,后面的士兵想上前你得先把前面的尸体搬开,那还打个屁啊!

志愿军会忘记在南岸布置伏兵吗?显然不可能。李玄辅清楚地记得,景思立就是“逃”到南岸的。

李玄骥只有一半兵力,另一半则留在了南岸这片死地。

怎么办?没桥了,游过去?青唐的汉子会水的可不多。天这么冷,水这么凉,又饿了一天,游到对岸的能有几成?

况且,上岸之后还能作战吗?只怕反倒要变成李玄骥的累赘。

难道,这也是圈套的一环?

李玄辅栽落马下。李家军军阵中掀起一阵惊呼。

惊呼声中,他们北边的湟水水面上凌乱地漂过一大片木料,都是制作木桥的好材料。其中有一段又粗又长的圆木,上面趴着一具“尸体”。

圆木浮浮沉沉,时不时跟其他木料或者河堤相撞,改变方向。但那具“尸体”却始终没有掉下去。

惊呼声传来,“尸体”抬起头,露出一张凶恶的脸孔。四下张望,河面低,河床高,什么也没看到。不由得骂了一句:“娘的!死人啦?”

又向下游看了一眼,嘟囔道:“真他娘的远,冻死爷爷了。”

喜欢欢乐宋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欢乐宋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