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庄严肃穆,国徽高悬。
叶彤、四水和阿夏坐在旁听席上,看着被告席上的陈默和他的同伙——那个瘦弱的眼镜男生。
两人都穿着囚服,低着头,一副认罪伏法的模样。
公诉人铿锵有力地宣读着起诉书,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罪行被公之于众。
林娜、苏晴、站长、陈建明、孙倩……五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让旁听席上不时传来压抑的抽泣声。
轮到被告人陈述。
陈默的同伙首先发言,他声音细小,带着哭腔,反复强调自己是被陈默胁迫、利诱,只是一时糊涂,参与了技术支持和运输环节,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悔恨。
接着是陈默。
他站起身,依旧带着那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他并没有否认指控,而是用一种近乎背诵的流畅语气,再次复述了他那套扭曲的“净化”理论,将受害者们称为“社会的蛀虫”、“虚伪的象征”,声称自己的行为是“必要的清除”。
然后,他的话锋一转,又开始变得悔过起来,他哭的涕泗横流,不停表示是自己的错,自己一定会好好赎罪,哪怕把命赔给那五个——社会底层。
法官面色一变,正要说话,他的辩护律师就站了起来,提交了一份文件。
“法官大人,这是由国外某知名精神康复机构出具的精神鉴定报告,证明我的当事人陈默,在案发时及长期以来,因父亲长期暴力,患有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倾向,其认知和行为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我的当事人案发时未满十八周岁,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未成年人。”
律师顿了顿,声音拔高:“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恳请法庭充分考虑我的当事人的年龄、精神状况及其成长环境,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给予其进入少年管教所接受教育和改造的机会。”
法庭内一片哗然。
叶彤放在膝盖上的手悄然握紧。
四水眉头紧锁,阿夏则是一脸愤懑。
他们都知道这份精神鉴定意味着什么,再加上“未成年”这把保护伞,陈默极有可能逃脱严厉的制裁。
法官宣布休庭合议。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叶彤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脑海中闪过孙倩最后那绝望的眼神,闪过林娜和苏晴生前可能遭受的屈辱与痛苦,以及陈默那冰冷而挑衅的笑容。
终于,法官们重新入席。
“经合议庭评议,鉴于被告人陈默案发时系未成年人,且患有精神障碍,其犯罪行为虽然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但本着对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现判决如下:被告人陈默,犯故意杀人罪等多项罪名,判处有期徒刑,送入少年管教所执行,接受教育改造……”
后面具体的刑期,叶彤已经听不清了。
少管所……
这意味着,哪怕他背负五条人命,手段极其残忍,心思缜密且毫无悔意,他依然可以在几年后,以一个“改造过”的身份,重新回到社会。
陈默微微侧过头,目光越过法庭,精准地找到了旁听席上的叶彤。
他的嘴角,极其缓慢地,勾起了一个弧度。
那眼神里,没有恐惧,没有悔恨,只有一丝如愿以偿的嘲弄和毫不掩饰的挑衅。
仿佛在说:“看,我说过的,法律会‘保护’我的。”
那一瞬间,叶彤感觉胸腔里某种一直紧绷的东西,断裂了。
理智的堤坝在绝对的荒谬与不公面前,轰然倒塌。
她看着陈默那张年轻却已然腐烂的脸,看着他眼中对生命彻底的漠视和对规则的玩弄。
这样的“恶”,不该有重来的机会。
她也曾坐在过那里,以一个“弱者”的身份,观看着法官宣布秦风遥不轻不重的处罚。
后来——秦风遥不还是死了么。
系统的任务三,“阻止凶手再犯”,或许……还有另一种完成方式。
在所有人都还未从判决中回过神来,法警正准备将陈默带离被告席的瞬间,叶彤猛地从旁听席上站了起来。
她的动作快得超出所有人的反应。
风衣下摆扬起,一道冰冷的金属光泽闪过。
“砰!”
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撕裂了法庭庄严的空气。
陈默脸上的挑衅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惊愕和难以置信。
他低头,看向自己胸口迅速洇开的血花,然后缓缓抬起头,看着叶彤,似乎想说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身体晃了晃,重重地栽倒在地。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整个法庭。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紧接着,是陈默那个同伙发出的、惊恐到极致的尖叫。
叶彤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噙着笑转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