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的堂妹?我咋从没听人提过?这瓜怎么憋到现在才爆?”
她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家里还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
为什么以前从来没人提起?
何芝笑着解释道:“你们还小,很多事情大人们没细说,自然就不会明白。大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处事门道,哪是你们这个年纪能全都晓得的呢?等你们再大些,经历多了,也就懂了。”
苏眠眠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立马点头附和。
“那太好了!既然李丹丹愿意来,就赶紧叫她来上吧!何芝婶也能趁这个机会,好好摸清她的性子,看看她为人如何,做事是不是勤快本分。要是合得来,干脆就找个合适的媒婆上门提亲,两家早点把亲事定下来,省得一拖再拖,白白耽搁了好姻缘。”
大伙儿听了,也都纷纷点头称是,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何芝听了众人的话,心里也踏实了几分,便下定决心。
今天下工后就直接去找李丹丹当面问问她的意思。
分兔子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
邱氏和何芝把事情商量妥当后。
回到家就把情况跟亲姐姐邱大莲和外甥女李丹丹说了。
没想到,邱大莲一听有这份差事,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答应愿意来。
李丹丹更是双眼放光,满口应承下来,也表示愿意去兔房上班。
两人心里都乐开了花。
以后不仅能有一份稳定的活计,每月还有些进项。
更重要的是,能和亲人一块儿上下工。
彼此有个照应,干活时也不再孤单寂寞。
第二天一早。
邱大莲和李丹丹就准时到了兔房。
杨虎和他妹妹苏青苗亲自带着她们,把整个兔房从头到尾仔细转了一遍,详细地教她们如何喂食、什么时候加水、怎么清理兔粪。
苏眠眠姐妹仨终于不用再天天守在兔房寸步不离了。
如今有了人帮忙,她们终于能闲下来,做点自己的事情了。
下工后,李丹丹被李氏特意叫到家中,坐在堂屋里聊了会儿。
两人拉起家常,李氏语气温和地告诉李丹丹。
李二头那边已经挑好了吉日,就在下周。
等聘礼一凑齐,就要正式下定,把婚事办起来。
苏老大前些日子还专门算过账。
李二头这些日子勤勤恳恳跑客户,拉来不少生意,提成早就过了十两银子。
他现在整个人精神抖擞,走路带风。
再也不像从前那般干瘪瘦弱的模样了。
李氏悄悄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拿出五两银子,用红布包好,郑重地交到李丹丹手里。
她虽嘴上不多言,心里却早已有数。
这李二头,确实是踏实肯干的小伙子。
以前只是没有机会,如今有了平台,便铆足了劲往前冲。
这份上进心,实在难得。
李丹丹的爹娘之所以愿意点头答应这门亲事,原因也有两个。
一是他们亲眼看到李二头为人实在,做事有拼劲,而且脑子活络,不墨守成规,懂得变通。
二是他们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一直舍不得让她嫁到外村去。
如今李家也是同姓同族,离得近,走动方便。
闺女出嫁后还能常回娘家,心里自然踏实安稳得多。
……
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
天地间湿漉漉的。
可今天,太阳终于从厚厚的云层后探出头来。
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苏眠眠每天清晨都会准时跑到后院的蚕房,小心翼翼地掀开竹筐,看看她的蚕宝宝们。
看着那些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们一天天长大,蠕动着身子啃食桑叶。
她心里就美滋滋的。
可这几日因为下雨,一直闷在家里,不能出门。
她心里早就憋得慌,像有只小猫在挠。
她已经下定决心,等山路干了,一定要上山走一遭。
早饭一吃完,苏眠眠就提着竹编的篮子。
篮子里放着几块昨儿蒸的红薯饼,慢悠悠地和苏婷婷一起往山上走。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小路上,斑斑点点地跳跃着。
雨后的大山格外清爽。
山间弥漫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清新味道。
微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
远处的山峦笼罩在薄薄的雾气里。
家里还没跟村里人说,六座山早被他们买下了。
上山路上,还能碰上几个熟悉的乡亲,提着锄头、背着筐,三三两两往坡上爬。
“哟,眠眠、婷婷又上山啦?”
苏眠眠点头回应,脚步不停,心里却悄悄划过一丝得意。
那些山,如今可都是她的了。
六座山,哪座都不是荒坡。
草绿得发亮,树长得密,野花乱窜,活脱脱一座座天然宝库。
她现在还不知道该干啥,只想先走走看看,慢慢琢磨。
听说深处还藏着野狼、豹子,那得小心着点。
别急,一步步来,人安全最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