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布为董白的事情烦恼时。
另一端,韩青告别了董卓和王允,继续巡逻。
董卓看着韩青离开的背影,对王允道:“王司徒,你这侄子值得培养,我看日后必定成大器。”
王允笑眯眯地道:“相国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培养他的。”
“实际上,他现在和我儿子差不多。”
“他住在我家,我有时间也会教导他。”
董卓轻轻拍打着高高隆起偶读腹部,道:“那就好。”
“我觉得,王司徒,我们可以合作得更加密切一些。”
王允忙附和道:“对的,我也乐见其成。能够为相国效力,也是我所期望的。”
董卓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他越发重用王允的原因之一。
虽然他也知道王允作为世家大族的领袖,很可能也看不起他。
但是,自己兵权在手,王允在手掌心也翻不出浪花来。
可如果能够和他绑定,他必定也要被拉下水。
自那之后,他不得不为自己努力辅佐。
有这样的世家大族领袖辅佐,日后世家大族子弟必定会纷纷改观对自己的看法,出仕为自己谋划的。
想到这,董卓又对王允说了一些董白的喜好,主要是穿什么衣服,喜欢吃什么东西之类的。
王允一一记在心里。
他准备之后回去告诉韩青。
再说韩青在董卓的相国府巡逻到下午,接近交班。
韩青最后在附近巡逻,好离开。
经过地牢附近的时候,韩青陡然看到几个身影出没。
这几个身影穿着地牢守卫的衣服,但是走路速度很快,而且低着头。
韩青一下子就警觉起来。
他没有招呼其他虎贲跟着,而是一个人静悄悄地跟了上去。
这几个身影径直赶到地牢的守卫处,和地牢的几个守卫亲切地交谈起来。
其中一个身影赫然是张宁!
张宁向其中一个守卫递上一枚令牌,为首守卫看了一眼,这才离开。
张宁则带着几个身影戍守在地牢门口。
韩青没有上去,而是在巷道里躲着。
他感叹不已。
这张宁和荀攸,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就说荀攸,之前告诉他,刺杀计划很可能已经暴露,让他放弃刺杀计划。
人家不听。
结果越骑校尉伍琼被杀,荀攸他自己也被抓。
但凡稳妥一些,伍琼不死,荀攸等人也无需被抓,从长计议不好?
然后说这次,张宁,自己劝她不要去救。
荀攸作为颍川名门荀家子弟,董卓哪里敢轻易杀他?
可张宁也不听。
还想让自己豁出性命给她打下手。
自己没有理会,她就带着几个人来劫狱。
韩青摇了摇头。
他和这张宁并不熟悉。
换做熟悉的人,他早就破口大骂了。
这些人,做什么事情都匆匆忙忙的,像是等不及,要赶着去送死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如果真的能够听进意见,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了。
历史上,这些人前面可是吃尽了苦头。
张宁压根没有记载。
荀攸可是吃了好几年的苦头,投奔曹操之后,才正式迎来他的大爆发。
虽说如此,韩青也有些忍不住停留。
虽然他非常怨恨于吉将他召唤穿越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甚至逼迫他去杀皇甫嵩、董卓和曹操,还在自己身体里设置了法咒。
但是,过去的三年,于吉的确也对他相当不错。
除了教他修炼武道,其他的,都没让他操过心。
张宁作为他的弟子,韩青还是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其送死。
除此之外,就是张宁的父亲张角了。
这三年,通过和于吉偶尔的聊天,他得知,张角也是先秦练气士。
张角原本不该参与世俗,可以像于吉一般眼睁睁地看着黎明百姓受难,管好他自己的修炼就可以了。
但是,张角还是坚持出世,主导了黄巾起义。
最后,落得个身死道消的局面。
这样为了大义而牺牲的人,让韩青很是佩服。
看在张角的面子上,韩青也不希望张宁就这样惨死。
等到了天黑之时,一直在门口戍守的张宁等人留下四个人在外面继续,张宁一个人飞奔进入地牢里面。
过了片刻之后,就见到张宁带着荀攸和好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子飞奔出来。
赫然是荀攸等人。
守在地牢门口的四个身影顿时兴奋起来。
和荀攸等人交谈了几声,一群人就要离开。
韩青看向巷道另一侧,眉头微微蹙起。
他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而且是大量。
地牢附近,主要由董卓的女婿牛辅带人负责。
董卓的女婿牛辅,韩青这几天也见过几次,都是巡逻的时候碰到的。
不过,对方没有搭理他。
自然,韩青也没有热脸贴冷屁股。
因此,两人没有过任何交谈。
没有多久,就见到有一队人马从巷道另一端举着火把朝着地牢方向包抄了过来。
这队人马见到韩青在巷道里,并没有理会。
韩青作为司徒王允的“侄子”,虎贲郎,这几天也经常在相国府附近巡逻,因此一般的人都认识。
他在这里的目的,不是他们这群虎贲卫能够询问的。
突然出现的虎贲卫,而且快速包抄过来,让荀攸、张宁等人神色大惊。
张宁就要带着荀攸杀出重围。
却见荀攸拉着几个人向地牢里回撤,同时招呼着张宁等人不用管自己,自己逃命去。
韩青站在巷道口,远远地看了一眼荀攸,松了口气。
荀攸,终究是荀攸,智商还在线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