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二十,永辉超市里的灯带熄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没了白天的亮堂,昏昏沉沉的,像被谁故意掐断了半截电。冷藏区的冷风机还在嗡嗡作响,可热风依旧在货架间打转,黏在皮肤上,闷得人喘不过气。杨光踮着脚,把最后一箱苏打水举过头顶,码上顶层货架。塑料膜被他扯得“嚓啦”一声响,冷气顺着领口灌进后背,他打了个哆嗦,却还是觉得胸口堵得慌。
“杨光,过来签个字!”
熟悉的声音从办公室方向传来,杨光回头一看,副店长赵磊正从玻璃门后探出半个身子,手里挥着一张A4纸,纸边被揉得卷成了波浪,最上头四个黑字格外醒目——店长竞聘。
他拍了拍掌心的灰,快步走过去。赵磊把表格递过来,纸上的格子印得整整齐齐,干净得像刚从打印机里吐出来的,可那些空着的栏目——“近三年销售增幅”“团队管理案例”“自我提升计划”,却像一张张张着嘴的小怪兽,等着他填进去那些他压根摸不着边的东西。杨光捏着笔,墨水滴在指尖晃了晃,终于还是没忍住,“啪嗒”掉在表格空白处,晕开一小团黑渍。
“慌什么?”赵磊压低声音,往四周扫了一眼,确认没别人,才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店长调去总部了,上面说让内部提拔。你这半年业绩稳得很,生鲜区的损耗率一直是全店最低,我跟总部提了你,先把表填了,明晚下班前交上来就行。”
杨光抬眼看向赵磊,昏黄的灯光照在对方脸上,他清楚地看见赵磊眼里的光——那是熬了五年才从理货员爬到副店长位置的安稳,是每月准时到账的五险一金,是不用风吹日晒的踏实。这种光,他在超市干了两年,见过太多次,却从没敢往自己身上想。
“跟你透个底,升了店长,底薪直接涨到5500,再加绩效提成,年底还有一万二的年终奖。”赵磊凑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像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你算算,这比你现在干理货员强多少?以后再熬两年,说不定还能往区域经理上靠。”
5500。
杨光在心里默默重复着这个数字。减去每月1800的房租,再刨去1000块的吃饭钱,每个月能剩2700。可他心里清楚,这点钱离买房子的首付,离在江城真正扎下根,依旧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他想起下午在路口看见的白馀风,想起那六张红票子弹响的脆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挠了一下。
“我……我考虑考虑。”他把表格对折两下,塞进后裤袋里,那硬邦邦的纸边硌着腰,像揣了张没写答案的考卷,坐立难安。
赵磊见他犹豫,也没多劝,只是叹了口气:“行,不过你可得想清楚,这种机会不是天天有。安稳日子,不是谁都能抓住的。”说完,就转身回了办公室,玻璃门“咔嗒”一声关上,把外面的闷热和嘈杂都隔了开来。
十点四十,熟悉的打烊音乐准时响起,是那首翻来覆去播放的《回家》。杨光推着空板车往收货口走,车轮在光滑的地砖上“咕噜咕噜”响。就在这时,手机“叮”地一声震动,屏幕突然亮了起来,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掏出来一看,是房东发来的微信:“小杨,跟你说个事,下季度开始房租每月涨300,提前一个月通知你,大家互相理解一下。”
300块,涨幅正好20%。
杨光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像被人拿砖头狠狠拍在后脑勺上,眼前瞬间发黑。他停下脚步,靠在冰冷的板车上,胸口剧烈起伏着。涨了房租之后,每月光是住房就要花2100,要是真当了店长,5500的底薪扣完房租和饭钱,能剩下的更少了。
他转身走进旁边的冷库,刚一开门,冷气就扑面而来。杨光裹紧了身上的工服,呼出的白气把眼前的视线糊成一团。裤袋里的竞聘表突然变得滚烫,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难受。5500的安稳,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还是600块一天的未知,充满变数的未来?两个选择在他脑子里打架,吵得他头疼。
他想起刚来江城的时候,挤在月租800的隔断间里,每天做梦都想有个自己的小房子。那时候他觉得,只要肯努力,总能慢慢好起来。可干了两年理货员,工资从3000涨到3500,房租却涨了一倍还多。安稳?这所谓的安稳,根本抵不过现实的磋磨。
冷库的门被风吹得“吱呀”响,杨光猛地回过神,掏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房东的微信界面,他手指往上划,找到下午刚加上的白馀风的微信。对方的头像很简单,就是一辆三轮车停在小区门口的照片。杨光的拇指悬在头像上,犹豫了足足半分钟,终于还是按了下去。
“兄弟,明天几点集合?我准时到。”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他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冷库的冷气再冷,也没让他觉得刺骨,反而有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