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怀道带领三千骑兵,出关后,中途不停留,一路西行。
最初的两天,天气大好,行程都非常的顺利
但是,过了廓清城的时候,突然天气骤变,下起大雨来,前方的路被彻底阻断,队伍只能暂时停下脚步。
廓清城北部的一座道观内。
秦怀道站在道观门口,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眉头紧皱。
若是放在后世的话,哪怕雨下的再太,总是可以冒着雨赶路,可这个时代里,即便是官道,也都是那种土路。
尤其是西南这种山高地险的地方,雨一大,官道往往就会被雨水冲垮,甚至还时常伴有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的事情发生,状况十分的危险,行人根本不敢轻易通过。
秦怀道计划只用五天的时间赶到九龙关,可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天,他们距离九龙关,还有着几百里。
如果没有这场大雨的话,五天的时间,他们是能经松赶到九龙关的。
然而这场大雨,彻底打乱他们的行程。
若是这场大雨一直这样下去,只怕就算是花上六、七日,他们都未必赶的到吐蕃九龙关。
军令如山。
若是规定的时间里面赶不到吐蕃九龙关,那是要军法外置的,便是他身为主将,也逃不掉。
天色渐渐的暗了,秦怀道坐在马上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仔细思索着什么。
“秦都尉,雨太大了,前方道路有许多坍塌的地方,眼下天即将黑了,大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行进,实在太危险了!”
王志匆匆赶到秦怀道身前说道。
秦怀道闻言,看了一眼所有人,道:“处寸,传令下去,让大军暂停行进,先找个地方避雨!”
……
破旧的道观内。
兵士们找来引火的干燥木材,在偏殿内点起了几处火堆。
刚准备埋锅造饭的时候,一群穿着黑色衣服、披着蓑衣的人,牵着马匹,从西面的官道上匆匆赶来。
这群人有近百人左右,其中,有男有女,所有的人都携带武器。
显然并非是寻常的老百姓。
这群人中,领头的是一个中年络腮胡壮汉,他身披宽大的蓑衣,头戴斗签,身后背着把沉甸甸的大锤。
在这络腮胡壮汉身后,紧跟着一男一女,三人装扮皆相同。
显然,这两人应该是壮汉的副手。
一行人向着道观走来,越行越近,在即将靠近道观的时候,官道旁的一棵树上突然跳下一人。
只见那人落地后,便飞奔到了壮汉近前,单膝跪地,朗声说道:“头,前方道观内,有官兵!”
那领头的壮汉闻言,停下脚步,蹙着眉头朝前方的道观看去。
“这里怎么会有官兵?”
壮汉一脸疑惑。
“附近,可还有其他可以避雨的地方吗?”
“方圆十里内,除了这座道观,再无其他可以避雨的地方。”
那壮汉闻言,站在那里犹豫片刻之后,举起手来向前挥动。
一行人继续向着道观而去。
当他们接近到道观时。神策军隐藏在道观暗处的,暗哨,第一时间便发现了他们。
发现这群人全都携带武器后,暗哨立刻发出了警报。
正在道观内就着热水吃硬饼的秦怀道,听到外面的警报声,立刻扭头朝着到关门口看去。
不过只是看一眼,他便又将目光收了回来。
如今雅州境内,蛮族大军全都龟缩在城镇之中,应该不会有大股的部队前来。
更何况,现在他身边有着三千精锐骑兵,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
这大雨天,有人来道观避雨,那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道观外,数10个全副武装的军士,从道观各处奔出,并排堵在门口。
而那伙匆匆赶来避雨的人,停则停下了脚步。
双方之间在这道观外的荒地上,开始对峙起来。
“统领,外面来了一伙人,人数近百,都携带精制武器,身份不明。”
程处寸从门口走来,对秦怀道开口说道。
正在跟手中那块坚硬的胡饼作斗争的秦怀道闻言,停了下来,扭头看过去。
全副武装?
如今大唐虽然对于武器的管制很松散,只要是大唐百姓在境内都可以随身佩戴武器。
可是对于制式武器、军用甲胄,这些是不允许私人携带的。
如此看来,这伙人应该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或者流寇了。
难道是雅州各县府的官兵吗?
秦怀道皱了皱眉,站起身朝着道观外走去。
道观门口,两拨人马依旧在对峙于。
那身后背着大锤的壮汉,眉头微蹙,那双鹰眼紧紧的盯着台阶上的军士。
“头,现在怎么办?”
站在壮汉后面的那名络腮胡男子,满目阴鸷。
“要不要干掉这些人?”
那头领壮汉闻言,脸上竟然有些意动。
在大唐的国境之内,打杀军中将士,如此疯狂的举动,就算是五姓七望这样传承久远的士族,都不敢产生这样的念头。
可是眼前这群人,甫一露面,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打杀道观内的唐军,而且领头的男人,意然也在考虑。
这泼天的胆量,恐怕找遍整个大唐,也再难找出第二波人了吧。
听到那壮汉与络腮胡男子的对话后,跟在他们的那些人,手掌纷纷落在了随身携带的武器
甚至干,其中有人还取出了弓弩来。
在大唐,弓箭和甲冑,都属于管制武器,哪怕就算是世家也是不允许私藏。
道观台阶上的一众神策军,见到这些人如此胆大包天,齐刷刷的抽出了腰里的唐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