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为了弥补楚云赫曾经的遭遇,也是真心体会一下天伦之乐。这些皇子,太后一个都没有养在身边,无非就是不想让他们的母族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至于明霞,那是德妃唯一的寄托,太后还不至于去和德妃抢孩子。
还有二公主,因为母亲许才人的关系,被许多人不喜,太后也是让成嫔安心抚养,一定不能成为她亲生母亲的性格。
“那到时候就劳烦母后了。”楚云赫对这个建议那是相当的支持,本来是没打算刚一成婚就要孩子,毕竟,两人浓情蜜意的,中间来一个小孩子,那就是相当的不好了。
不过,孩子的事情随缘,要真是有了的话,养一养就交给母后,也自在。
白溪在一旁已经不想要说话了,楚云赫当真是脸皮厚的刺不穿,白溪觉得为了自己仅剩的脸皮,这种事情,还是保持沉默好了。
在仁寿宫呆了一会儿,和太后一起用过午膳之后,天色有些暗了,冬天的白天总是要短一些,两人之后就告辞离开。
临走的时候,白溪将祖母要带给太后的护膝留下,密密麻麻的针脚,精致的布料和剪裁,可以看的出来,制作的人是十分用心了。
太后那些年掉到水里,虽然细心调养了这么多年,但是她的膝盖每逢阴天下雨就发疼,更别说,如今更是冬季了。
之前神医进宫,为太后调理过,阴天下雨时的情况大有好转,只要不在外面逗留就可以。至于冬季,还是要做好保暖,这样就可以好转。
“这是祖母让我带给您的,说是冬季天寒地冻的,您要小心身体,如此,她才能够放心。”太后之前的事情,祖母后来告诉了白溪,故而白溪都是清楚的。
说太后是幸福的,至少如今她身居高位,雍容华贵,一个儿子是圣上,贤明仁德,一个儿子是亲王,战神之名赫赫远扬。
孙子孙女都是孝顺的孩子,不管在外面斗得有多凶,在宫里,在她面前,总是怪顺的孩子。
说太后是不幸的,新婚不久,大量的秀女入宫,虽有过恩恩爱爱,但是更多的,却是一个人独守着硕大的宫殿。
先帝晚年,更是昏庸,甚至意图罢黜太子,让贵妃之子上位。若不是无意之间听到,太后都不敢相信,那是她的丈夫,曾经还是那般恩爱,一直以为他是不曾忘记的。
原来这么长的时间了,忘不掉的,一直是自己,至于先帝,早在温柔乡里将过去忘记的干干净净。
幸好,太子在先帝病重之间对朝事掌握的很好,百官都很是信服,对待臣子很是有礼,不因自己的身份就妄自菲薄,能够虚心的接受建议。
相比日益昏庸的先帝,年轻的太子才是最好的人选,至于贵妃之子,因为是个皇子,被贵妃教导的狂妄自大,很是自负,故而,太子更得人心。
太后的心终于狠了下来,既然先帝将曾经忘记的干干净净,自己又何必记得,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
之后,太后联系母族魏国公府,妹夫唐国公府,由两大府邸运作,大部分的朝臣都决定归顺,至于中间的那些,无所谓,剩下的那些反对的人,不足为虑。
如此这般,仔细的布置着,太后甚至每天只是过去乾清宫看一看,嘱咐贵妃照顾好先帝,在贵妃得意的目光中笑的高贵。
后来的事情也就猜到了,贵妃带头造反,唐国公吩咐适当的抵抗之后将宫门打开,无辜的宫女和太监都带到了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太后一身凤袍端庄高贵,雍容华贵,在坤宁宫的凤座上坐着,腰板挺得笔直,这场战斗毫无遗算,贵妃一方肯定是兵败如山倒。
可是楚云赫的被发现是一个例外,如此,楚云赫的心理受了这么多年的煎熬。
太后的得以安享荣华,对于亏欠的小儿子自然是更加努力的去弥补。
若是让太后重新选择,为了家族,她还是愿意来到皇宫,这里有过痛苦的煎熬,但是如果将痛苦的根源都放下,那剩下的就是勇敢的面对。
太后是强大的,若不然一个女子深处后宫,却能够将前朝算计的滴水不漏,为儿子迎娶京城最为聪慧的女子,借着母族的势力保住了整个皇族嫡系。
白溪看着面前的太后,她的眼中似乎有泪水涌动,那素净的容颜竟然在此时,带着让人无法直视的美丽。
太后的手轻轻的抚摸着这护膝,心里的感动那么强烈,就是因为亲人的挂念,妹妹自始至终的关心,才让她的心因为先帝的冷漠沉入谷底。
“回去替我多谢谢你祖母,那天我在坤宁宫等着她,我让大宫女在宫门那里等着,让她一进宫就过来,至于其他的寒暄,都是不必要的,应该交给小一辈了。”
太后藏住眼中的泪意,起身看着透着灵气的白溪,虽说白溪像极了唐国公年轻时的风姿气度,但是那双眼睛,却是和妹妹很是相似。
也是这样的杏眼,仿佛带着不明世事的天真,却能够在丈夫的帮助下迅速成长,甚至护住自己,只希望,以后的白溪能够在儿子的呵护下快乐的生活。
就当做当年对于妹妹的亏欠,所进行的弥补,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得到自己的幸福。
“是,太后,回去了就告诉祖母。”白溪看太后明显是想起了什么,只能和楚云赫告辞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